《未考先知》———2016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一、《考试说明》解读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考试说明》和2015年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在2015年《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将部分“题型示例”进行了调整,如将题型示例2(由原来2008•新课标全国卷文综•43替换为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7)、题型示例3(由原来2009•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6替换为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7)、题型示例10(由原来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1替换为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1)进行了调整。这说明2016年高考仍会以稳定为基调,试卷的题型与结构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试题仍然会强化对学生能力(提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说明历史现象和证明历史观点的能力)的考查。二、2016年高考预测(一)试卷总体特点纯知识性试题不会出现,需要整合知识、运用知识的试题会较多,考查再认再现低层次能力的试题不会出现,运用学科思维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高层次能力的试题比重会较大。试题的背景材料日益生活化,对时间、阶段性概念的考查明显增强。非选择题中必做题第40题兼顾中西对比;第41题突出时政,突出历史的教育功能;选修1、4的题目均为课标考纲外的内容,突出对能力的考查。(二)选择题特点1.选择题取消纯素养题,多为复式考查(题干及选项均设置新情境)。2.对学科素养(如史学理论素养)的考查由单纯考查转变为综合考查,与学科知识融为一体。3.以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重大社会热点问题间的联系为突出特点,全部为复式考查形式,隐性考查重大历史问题在现实中的反映,且基本采用复式考查形式。4.直接引用史料进行考查已不占主流,以间接引用并加以整理的材料为主,题干更精练,信息更丰富。5.图表题呈现弱化趋势,并不会过分强调。(三)非选择题特点1.必做题两道,将突出中国史的内容。第40题的主观题将以中西政治、经济文明的考查为主,体现时代性。第41题可能以世界史为切入点,考查对历史观点、事件或现象的描述、阐释的能力,体现和融合对价值观的考查。2.选做题考查形式以“一材两问”为主。在素材选择上,预计2016年选修1、4均会偏重中国史,选修3可能围绕二战的历史作为切入点进行考查,选修2可能以西方民主思想作为切入点。(四)试题预测1.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例1【2016届高考磨尖训练卷·历史卷(八)题组一,5】【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异质类历史现象比较分析式题型,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为切入点,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最大限度获取信息并做出解读的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例2】【2016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综合(一),34】【答案】A【解析】本题以美国胡佛政府应对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措施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胡佛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全面认识,要求学生做到论从史出,打破固定思维,考查了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例3】【2016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历史卷(四),4】有学者指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榷可否”。由些判断,该学者认为明代内阁A.从制度上加强了皇权B.具有领导百官的权力C.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D.拥有较大的决策权力【答案】C【说明】材料中明朝皇帝的批红权不可超越票拟、君主的诏令必须通过内阁的票拟,可以看出明朝的内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本题以高考常考知识点—明朝的内阁制度作为切入点,通过新的材料得出和书本上不同的历史见解,考查了学生对有效信息完整、准确解读能力和敢于打破常规思维,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坚持“一分材料得一分结论”即论从史出的原则与方法。2.命题的重要知识点古代: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察举制与科举制等重要的选官制度、古代中国的农业耕作方式和商业发展以及经济重心南移、宋明理学、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说明: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察举制与科举制等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高考的长效热点。考查角度包括相关制度的内容、特点、作用以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