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缩短心理距离VIP免费

缩短心理距离_第1页
1/4
缩短心理距离_第2页
2/4
缩短心理距离_第3页
3/4
缩短心理距离,健康快乐成长——谈如何走进孩子的心作为一名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十年的教师,我了解学生的渠道很多是来源于自己做学生时的经历,但人事变迁,今天的小学生成长在一个价值多元、充满变化的社会中,他们中的许多人生活在丰裕的物质环境里,和信息社会同步成长所以,我感觉我与他们的身体距离是近在咫尺,但心理距离却远在天涯。天天相见却不相识的感觉让我默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是呀,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也要这样经常换位思考,自己也曾是个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孩子心中所想。我所在的班级中有51个天真、可爱的孩子,我开始思索:我将如何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帮助孩子们自由、快乐、健康的成长。书——指点迷津星期天,我像往常一样来到文轩连锁,进入我的读书世界,《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一书偶然映入我的眼帘。我拿起书看了起来,书中的这样一个观点吸引了我:班主任的使命就是用温柔而灵巧的“教育之手”,去触摸儿童稚嫩的心灵,以唤醒埋藏在他们心底的良知和潜能,促进其自主地成长和发展。看着它,读着它,我的心受到了震动,字里行间跳跃着的是心灵撞击的火花。要带好现在的班级,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应该从我开始。反思——走出了孩子的心反思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了走进教室就收敛起脸上的笑容。虽然也会和孩子们开开玩笑,对他们温柔地笑一笑。可每当这个时候,孩子们却受宠若惊,脸上流露出的不是同样的笑容,更多的是吃惊、诧异、怀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思来想去,我认为是只有用严肃的面孔才能换来孩子们的尊敬吧!不是吗?作为班主任是在班上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班级上的事情,无论大小,都需要我的协调与处理。如果整天对着他们微笑,那他们还会对我言听计从吗?更何况有的时候,有些孩子的表现也确实让我哭笑不得。一日复一日,于是我就养成进了教室就“扑克脸”的情况。可是,这张“扑克脸”就真的很有威慑力了吗?有的时候也不一定!更多的孩子认为这是老师不喜欢自己的表现。反思二接到这个班时,第一次交作业一位孩子对我说:“老师,我的作业放在家里了。”我看了一眼这个孩子,是班里的“一颗螺丝型”,心里就不相信,便针对这一情况在全班明文规定“凡是作业放在家里的,视其为没有做。必须在放学之前把作业补上。”原因是老师不是千里眼,顺风耳不知道你有没有做作业。那个孩子还想狡辩,我认为既然决定了,就一定要贯彻落实。在那以后的管理中,所谓“严是爱,松是害”“严师出高徒”成了我奉行的条例,可是今天,我发现过分的严厉,使学生慑于“高压”而屈服,实际上是口服心不服,甚至于产生逆反心理而与教师对抗,岂不知,严格让我们已经远离的孩子信任的心灵世界。反思三刚接到这个班时,我发现我班里有一个随班就读的孩子,据家长介绍,孩子先天缺少一对染色体,先天性心脏病,八岁的孩子智力发育只能达到两到三岁。我想每个班都有这种特殊的孩子,不用大惊小怪,便没有放在心上。谁知道,几天后的一节体育课上,这个孩子就将全班的学习用品扫落在教室里。我将孩子带到办公室询问,没有找到答案。(这个孩子因为身体情况不能上体育课,别的孩子上课,他就要在教室里。并且在学校从不和任何人说话。)我摸着他的头说:“ⅹⅹ,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你这样做,同学们会不喜欢你的,相信你也可以做一个让别人喜欢的孩子。”接着把他送回了教室。没过几天,这种情况再一次发生,我到办公室时发现,这个孩子紧紧地靠在朱老师的膝盖上。朱老师告诉我这孩子又捣蛋了,所以带到了办公室。我没有急于拉开她,因为我想到了一点:这个孩子是否在用无声的抗议说出他的心里话。因为他不能上体育课,老师是否就应该忽略他呢?难道不是应该赋予他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吗?基于以上的情况,孩子也在自己的心理上建筑了一座长长的排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缩短心理距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