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纪违法犯罪要求:1、请你用这三个词语说一句话。2、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各小组依次进行。漫画《一个未成年人的道路》给我们什么警示?防患于未然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防患于未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2、能力目标:初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学会矫正不良行为3、知识目标: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学会自我防范。1、犯罪的危害是什么?对待犯罪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我国法律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的有关规定3、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定的目的和意义4、不良行为有哪些?严重不良行为有哪些?5、为什么要加强自我防范?6、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阅读教材第95页“小迪的故事”并思考: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些什么危害?对他人的危害:侵占他人财物、造成他人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对自己的危害:坐牢、自毁前程对家庭的危害:妈妈精神失常、爸爸出车祸姥姥死亡对社会的危害:影响社会安定一、认清犯罪危害1、犯罪是对人类文明的挑战,是侵害社会健康肌体的毒瘤。2、犯罪是对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3、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严重危害。认清犯罪危害态度: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在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思考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投毒罪、爆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请你绘制小强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思考哪些是违纪行为?违法行为?犯罪行为?《迷途的少年》以案说法共同探究逃课、吸烟、喝酒、泡网吧、赌钱……小偷小摸抢劫违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结论:很多犯罪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从违法行为到犯罪的轨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思考:1、制定本法的目的是什么?2、这部法律有何作用?设专章规定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内容请你找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作了怎样的界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轻度不良行为是泛指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的一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如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发、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光头、教学区打球、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等。法律焦点大家谈:轻度不良行为法律焦点大家谈:轻度不良行为(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和诉营业歌舞等场所;(九)其它严重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法律焦点大家谈:不良行为法律焦点大家谈:不良行为(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焦点大家谈:严重不良行为法律焦点大家谈:严重不良行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打架斗殴,辱骂他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偷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