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应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应用(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读图归纳(2)季节变化离直射点最近,正午太阳高度就最大;直射点向该地接近,该地太阳高度就增大。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从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逐渐增大,夏至日达一年中最大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从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逐渐增大,冬至日达一年中最大读图归纳(2)季节变化离直射点最近,正午太阳高度就最大;直射点向该地接近,该地太阳高度就增大。读图归纳北回归线北回归线23º26´N0º23º26´S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一年有一次最大值(6月22日前后),一次最小值(12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北回归线23º26´N0º23º26´S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一年有一次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一次最小值(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北回归线23º26´N0º23º26´S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南北回归线之间(除赤道外),一年有两次最大(太阳直射时最大),一次最小值(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北回归线23º26´N0º23º26´S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赤道地区,一年有两次最大值(春分、秋分)、两次最小值(夏至、冬至)。来增去减(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40°N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12:00南东北西12:00(2)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读图归纳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3)确定房屋的朝向:南北南北北半球南半球读图归纳不同纬度地区,房屋的朝向如何确定?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90°-46°52′=43°08′43°08′+23°26′=66°34′(5)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下图)。(1)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A.12:00B.12:40C.11:20D.11:00(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A.英国伦敦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3)右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A.①B.②C.③D.④(4)该学校大约位于A21.5°NB21.5°SC45°ND45°S立竿测影的问题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右上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0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α=0P/0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回答(1)-(4)题。知识依托: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太阳高度和物体影子的关系BB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