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研究生期末考试答题纸姓名:刘佳佳学号:1411042110课程名称:体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运动员的心理技能和心理技能训练摘要:采用文献分析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国内外运动心理技能与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现状和发展动向,归纳整理出普遍采用的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用不同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提出心理技能训练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应用研究,为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了运动心理训练的有益信息。关键词:心理技能、技能训练、运动员一、心理技能的概念及研究进展(一)心理技能概念的界定一项研究显示,把青年男子棒球选手分别分配到为期6周的力量训练组或心理技能训练组中。结果分配到心理训练组的运动员进步显著,而且在训练结束后3个月里仍然能很好地保持所学的技能(Grove,Norton,VanRaalte&Brewer,1999)任未多(2000)认为心理技能即运动员在竞技表现过程中(包括训练和比赛),所具有动员、调节和控制其内心活动及心理状态的能力[1]。石岩(2007)认为心理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能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是一种与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劳动、身心健康以及调节与提高人体身心潜能相关的,在人脑内部进行与形成的内部技能[2]。总的来说,体育运动中的心理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所进行的与运动动作相关的心理操作活动,也是运动员已经习得或者天生具备的能力和特质。这种能力能使他有可能或者更加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运动员。(二)国内外心理技能的研究状况运动员心理技能的理论基础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心智能力理论,Garfield(1984)与HallandRodgers(1989)指出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技能训练,对运动员心理状态进行科学合理调整,以便在激烈的比赛中可以更好的发挥竞技水平,并能够体现出很好的运动表现状态。同时,也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可以取得优异的运动1成绩奠定了一定基础。美国奥林匹克训练基地的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将放松、集中注意力、表象、应激控制和自我谈话技术列为主要的心理技能(Gould,Tammen,Murphy&May,1989)。在加拿大奥运会运动训练计划中,心理技能训练包括:制定比赛计划、制定训练目标、模拟联系、自信心、任务定向思维方式和积极的想象等(Orlick&Partington,1989)。苏因(Suinn,1990)在《心理训练七步法》中指出的七种心理技能,即放松、应付紧张、控制思维、自我调整、心理演练、集中注意力和控制能量[3]。美国高级教练员培训教材(马滕斯和邦普,1992)提出了一个五种与运动员操作表现有关的心理技能。它们是唤醒水平控制、应激控制、表象、集中注意、目标设置[4]。由VenzlR和SchoriB(瑞士,1993)设计的人类潜能训练也很有影响力。人类潜能训练将训练分为3部分:(1)目标设置和动机训练;(2)自信心的激发技术和自我谈话;(3)集中注意力和表象技术。旨在为运动员提供系统、操作性较强的个人心理技能训练指导[5]。中国射击队参加26届奥运会的心理技能训练和比赛的心理准备包括三个过程(刘淑慧,1997):1、结合技术训练进行放松、表象、注意控制心理基本功训练,形成心、技结合的合理射击程序;2、认知训练和积极思维训练;3、积极自我意向训练。中国击剑、皮划艇、帆船、帆板等项目运动员参加26届奥运会前的系统心理训练内容包括:自信心和目标设置技能、心理想象技能、应激控制和放松技能、注意力集中技能、心理能量控制训练(贝恩渤,1997;徐培,1997)。此外,对心理技能内容的研究中,有的学者通过量表评定法进行了研究。运动心理技能量表(PSIS)是由马哈尼等人(Mahoney,1987)在1987年发展而成,用于测量与运动领域有关的多项心理技能。最初的版本包括51个条目,后修改为45个条目,要求被试做5级里克特式回答。该量表6个维度为:焦虑控制、集中注意、自信心、心理准备、动机和团队精神。该量表及有关资料已被翻译成中文(杨晓春,1992)[6]。Smith等于1995年设计了运动应对技能量表,包括高峰体验、目标设置、心理准备、注意力、脱离焦虑、自信心、成就动机、可训练性等心理技能共28个项目,主要用于评定运动员在应对逆境和极大压力下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2Thomas等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