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蹲踞式起跑是在短跑中常用的起跑方式,有三个动作组成:各就位、预备、跑。“各就位”:站在起跑线后,两脚前后开立(有力脚在前);前脚尖距起跑线约一脚半,后脚尖离前脚中部约一小腿长,两脚内侧相距约15厘米;两膝屈膝,后膝跪地;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稍并拢,虎口向前,撑于起跑线后,约与肩同宽,两臂伸直,颈部放松。“预备”:臀部平稳抬起,稍高于肩,重心前移。“跑”或发令枪声: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两脚用力蹬地,后腿以膝领先积极前摆,前腿髋、膝、踝充分蹬直跑出,身体有较大前倾。“蹲踞式起跑”是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摆脱静止的有效方法,正确的掌握好其动作要领能够增强学生的上下肢肌肉力量、发展快速反应及奔跑能力,提高上下肢动作的协调性。课堂上我从孩子们都熟悉的奥运冠军刘翔的跨栏跑入手。首先让学生从模仿开始、采用分组探讨,并结合挂图建立起“蹲踞式起跑”的动作印象;再给学生粉笔在地面上标记好自己起跑的位置与两脚的位置。让学生在自己标记好的位置上反复练习、小组长负责监督、我就在队伍中指导后进生。通过多次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好起跑的动作要领;然后要求学生慢慢地脱离自己用粉笔标记的位置,随地找一根线作为起跑线进行练习,最后让他们分组表演。整个课堂学生状态非常好,练习的强度、密度、运动量都很合适,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课堂上学生体会到了运动的乐趣,让课堂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汗、会、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