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俊涛《理发师》实践反思学科音乐上课老师罗俊涛设计思路“低年级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带有幼儿好奇、好玩、好模仿等特点。托尔斯泰也指出,成功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以“拜师学艺”作为教学明线,设计了“准备——出发——到达——问好——学习——实践——返程”几个教学环节,对应着歌曲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旋律感知——音高训练——声音训练(难点解决)——歌曲学习——歌曲表现——小结”几个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在乐中学,玩中学,从而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课题理发师班级一(1)班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理发师》,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内容。2.体会歌曲《理发师》的情绪,理解劳动的愉快并能用律动表现。3.通过音乐活动,巩固“X”和“XX”的节奏,初步感知“DO”、”MI”、”SOL”的音高,培养学生内心节奏感和韵律感。教学重点重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理发师》。难点:第三乐句的演唱和理发工具的声音模唱。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分步目标预设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准备二、出发1.视听音乐《巧巧手》拍手进教室。2.节奏训练(1)导入:刚才我们听到了一首快乐的歌曲《巧巧手》,今天老师也想来看看我们小朋友的手巧不巧。我准备了一些节奏,看看谁的巧巧手能拍出来!?(2)教师逐渐出示歌曲中的第一乐句的节奏卡片,学生拍手练习节奏。A.XXXX∣XX∣B.XXXX∣XXXX∣XX∣XX∣(3)出示歌曲最后一句节奏,学生练习。XXXX∣XX∣XX∣X-∣X0∣1.导入:前几天,老师跟一位巧手老爷爷学了一样本领,他的脾气很古怪,特别喜欢音乐,去他家的路上要闯过两条音乐斑马线,还要用歌声跟他打招呼,他才会欢迎你。而且他年纪很大,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节目《智慧树》中的歌曲《巧巧手》视听结合快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用巧巧手的方式激励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不仅有趣、有效,也很好地为歌曲学习做了铺垫用寻找一位古三、到达四、问好五、学习头发都白了,可是人们还是喜欢去请他帮忙让自己变得更美丽,想知道这位老爷爷的巧手会做什么吗?跟着老师出发吧!让我们跟上音乐的节拍准备吧!2.跟音乐伴奏在老师的带领下拍手排成一列纵队行进。1.导入:看!音乐斑马线到了,红绿灯在提示我们一停、二看、三通过,一起来看看,我们应该先走哪条音乐斑马线呢?2.唱唱一:53∣53∣唱唱二:31∣31∣,分别练习。3.听辨斑马线的顺序,选择唱唱。1.导入:老爷爷的房子在向我们招手呢!让我们跟他打个招呼吧!(请学生说说)让我们用歌声试试吧2.模唱:i—∣67i6∣5—∣哎!老爷爷你好!3.老师扮老爷爷回应:i—∣67i6∣5—∣5654∣31∣11哎!小朋友们好!快快进来啦啦啦啦∣1—∣10∣啦!1.导入:欢迎小朋友们来我家,猜猜我是干什么的?(理发师)2.师:老爷爷他的手艺好,是因为他有两样魔法工具,每次工作的时候他们都会唱歌,让客人心情好,也让老爷爷的手艺更棒!想不想知道?到歌声里面去找找答案吧!3.听歌曲录音,找找理发用的工具。4.出示剪刀和喷雾的图片,说说他们怎么唱歌?5.学理发。(1)听录音说说工具什么时候唱歌?(2)按节奏念歌词。(3)跟琴唱唱工具的歌声。(师生接龙唱,交换)怪的巧手老爷爷的方式激发兴趣,用跟音乐行进的方式初步熟悉音乐,感受旋律情绪,又给学生以新鲜感。出示的音乐斑马线是歌曲中的第一和第二乐句,因为节奏简单,又用了很多的同音反复,所以用音高柱状图让学生来唱一唱,不仅可以进一步熟悉歌曲,而且可以训练音准。这一环节安排了歌曲后两个乐句的熟悉与试唱练习,第三乐句是歌曲的高潮,由高音1开始逐渐下行,于是采用了打招呼的方式提示学生用高位置、亲切的声音和老爷爷打招呼,同时用挥手律动带动声音上扬,形象又有效,学生学的非常轻松。抓住歌曲中出现的两样道具和他们的声音单独练习,同时加上音高六、实践七、返程(4)学生完整跟琴唱歌。教师指导纠正。(两遍)1.创新一:改编歌词:生活中的理发师(理发店的XXXX)2.创新二:改编歌词(理发店的小师傅呀)或者(理发店的小理发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