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试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回回顾顾复复习习1.打点计时器可以测量什么物理量?位移时间(打点计时器是测量位移与时间的仪器)位移(用刻度尺测量);时间(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2.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间接求什么物理量?可以求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一点的瞬时速度→加速度。例smscmvv//1322625.125.126202.040.145.6smscmvv//354025.25.202202.045.655.142/005.1904.0263.1025.2smttvva导入:实验小车运动是物理学中最简单物体运动,那它的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可以通过打点计时器等实验仪器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何设计实验?一、实验设计:1实验名称: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实验目的: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②通过纸带处理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小车、细绳、纸带、复写纸、带滑轮长木板、钩码、刻度尺4试验仪器怎样安装放置?课本P31图2.1-1实验要注意什么?先启动计时器后放开纸带,随后关闭电源5进行试验⑴木板平放,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好电路⑵穿纸带;挂钩码。⑶先接通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⑷换纸带,加钩码,再做一次.视频二、实验时应注意:1.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让限位孔处在长木板的中央位置。2.滑轮不能过高,细线应与长木板平行。3.应考虑复写纸与纸带的位置关系。4.钩码数量不能过多,长木板两端高低相差不能太大。5.小车应由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在撞击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小车从板上掉下来。6.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7.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三、数据处理问题一:怎样选取纸带上的点?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从清楚的点开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从清楚的点开始始,,每隔五个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每隔五个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每两个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1s0.1s)。)。0000111122223333三、数据处理问题二:如何计算出所取点的瞬时速度?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来代替(用计算较准确的平均速度来代替。)00001111222233331.2cm1.2cm1.6cm1.6cm2.0cm2.0cm2.4cm2.4cm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度(如何测(如何测△△xx))00001111222233331.2cm1.2cm1.6cm1.6cm2.0cm2.0cm2.4cm2.4cm位置0123时刻t/s0.000.100.200.30速度v/m·s-10.300.400.500.60三、数据处理问题三:如何处理计算出来的数据?1、将实验数据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三、数据处理问题三:如何处理计算出来的数据?1、将实验数据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2、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坐标系(让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3、描点:观察和思考点的分布规律。4、拟合:从点的分布可以有很大把握地说这些点应该在一条直线上,用直线拟合,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对称地分布在直线两侧。三、数据处理问题三:如何处理计算出来的数据?v/m·sv/m·s0.10-1-10.200.300.400.500.60t/st/s0.1000.200.30....v/m·sv/m·s0.10-1-10.200.300.400.500.60t/st/s0.1000.200.30①②③图像跟纵轴的交点表示什么?图像的倾斜程度表示什么?三次实验在同一坐标纸上可以作出三条直线,为什么倾斜程度不同?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吗?实验结论实验结论1、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增加2、小车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相同时间里,速度增量相同;成正比……实例探究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瞬时速度如下计数点序号123456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0.100.200.300.400.500.60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44.062.081.0100.0110.0168.0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tanθ求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