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角色游戏是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一种,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通过游戏,不仅能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同时能促进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帮助幼儿宣泄消极的情绪,并能满足孩子控制环境的欲望,使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潜移默化地促进认知的发展。那么如何指导孩子的角色游戏呢?通过实践和探索,我认为角色游戏的指导要注意以下要点:一、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是游戏的必要条件开拓眼界是开展角色游戏的基础。比如:我们要开展“公园”这个建构游戏的主题,首先就应该先让家长带着幼儿去公园游玩,让幼儿先了解公园的构造、建筑物的特征;其次请幼儿把对自己所见到的公园用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讲讲自己的见解,再和同伴共同构制一幅完美的公园;最后请幼儿去选择自己所需的、适合的材料进行建构公园……前期经验的积累、眼界的开拓能更好的促进游戏顺利开展。二、游戏开展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幼儿获得游戏的自主选择权从主题的选择到角色的确定,都应该尊重幼儿的意愿,游戏是自发自愿的,从中也反映了幼儿的生活认识和锻炼了幼儿的组织处理能力。《纲要》指出:“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玩什么,怎么玩,和谁一起玩,我都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做主,让他们当主人。我采取民主的态度,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幼儿一起玩,一起笑,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一起探索游戏中碰到的问题,共同交流和享受其中的乐趣,让他们在自由自在的玩中提高自主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地进行的活动,所以我经常问孩子们:“今天我们有这些游戏区域可以进行活动,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呀?”由幼儿自己选择,玩什么,怎样玩都由幼儿自己做主。幼儿在游戏中只有通过他们自己选择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学得开心。教师并非完全放任,要以饱满情绪感染影响幼儿,对幼儿的活动表示支持、赞许。还要对幼儿游戏应做到心中有数。依据平时对幼儿活动特点的观察和了解。进行相应的指导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我们都积极鼓励幼儿,自己动脑想办法,去克服困难。例如我们在修建公园的时候,总是有“贪心”的小朋友将积木堆在自己的面前,使得我们的建筑场地狼籍一片。这个时候,我这个建筑监理员提出:“建筑师们,今天你们的工地出现了安全隐患哦,想个什么办法呢?”何文博说:“哎呀,你看嘛,这里是不能堆放积木的你放在这里我们拿积木的时候会踩到摔跤的。”小朋友被他这样一说,也开始动手收拾起来。可是,在拿积木的时候又出现了问题,积木总是横七竖八的拿着走,一会儿就会有小朋友来投诉:“老师,开怀的积木撞到我的头了”,当时在游戏的时候,我提醒了现场的建筑师一定要注意安全,不仅要保护好自己,还要保护好同伴。游戏结束后的评价活动中,我将这些“不安全”的因素提出来,让全班的小朋友一起讨论。首先是积木乱堆放的情况怎么办?雨儿说:“积木应该放在靠强的边上,小朋友就不会踩到了。”我说:“是啊,那要用的时候怎么办呢?”菲菲说:“拿自己要用的去修房子。”欣弋说:“要一块一块的拿,修好了再去拿其他的。”接着就是关于拿积木怎么拿的问题了,开怀说:“积木要竖着拿,不能横着拿”,可能是游戏中自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开怀把自己的心得给大家分享了。最后大家一致点头同意并认为自己以后当建筑师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些问题。后来在游戏中,我发现他们真的可以去一反三的进行安全保护,在修建的同时还用别的东西来代替自己需要的建筑物。这样看来任何一种事物在孩子手中,都可以想象成游戏中的玩具,只要给孩子想象的空间,他们的创造力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作为我们不必强加一些要求给孩子,束缚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要相信孩子的选择。老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引导幼儿操作、体验、探索、发现学习,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参加创造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要更多给予引导,提供多样化的玩具材料供幼儿选择,允许幼儿扮演各种角色,但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