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返乡就业调查:脚踏实地起点再低也能飞1返乡创业、竞聘村官、科技种田、现代化养殖……面对农村广阔的发展前景,不少大学生立志依靠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他们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有力回应那些曾对他们心存疑虑的人。本报记者对几位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作了追踪采访,用他们的故事展现大学生回乡的部分现实。城里的小老板和乡镇的公务员毕业后顺利进入石油企业,一年后,他放弃了这份肥差。自主创业办网站,失败。为了留在大城市,他转行贷款开米线店。生意不错时,他顺便考家乡公务员,居然考上了。他何去何从?2006年7月,吴军从西南石油大学毕业。他当时的想法是,非成都这样的大城市不去,他从来没有想过回到家乡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他找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石油企业。可是,一年后他就辞职不干了。吴军的选择,让很多人感到诧异。石油企业可是个肥差啊。可吴军说:我干的是修炼油厂的工作,每天加班,东奔西跑,和我的专业并不对口。辞职后,吴军自己弄了个网站。在大学里,他学的就是计算机专业。之前,也一直有创业的冲动,想自己办网站创业。不过,这次他只经营了3个月就亏得实在承受不起了。吴军变卖了设备,应聘到了一家网络公司当了程序员。创办网站,是吴军大学时代的梦想。但是,他自己心里也清楚:想法太单纯,缺乏市场经验,只想着自己技术好。结果,办出来的网站根本不实用,最终还是被市场淘汰了。办网站失败后,吴军就想着另谋出路。在老家安岳县,吴军的父母开了一家米线店。吴军就寻思着自己也在成都开一家,慢慢发展壮大,最后办成一家连锁店。2008年,由共青团成都市委等共同举办的百万基金创业成都大型青年励志活动启动后,吸引了上千名青年的积极参与。组委会通过评审,为优秀创业青年提供每人5万元的3年无息借款。当年9月,吴军通过共青团成都市委申请到5万元的创业资金。团市委还给他指派了一名创业导师。之后,米线店在成都开了张。虽然很辛苦,但生意还不错,中央电视台还来店里采访呢。吴军得意地说。米线店开张不久,吴军得到家乡县城公务员考试报名的消息。在高中同学的鼓励下,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结果考上了。连锁加盟网baidu.hao315.cnqyue知道结果后,吴军非常犹豫。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回到家乡工作,而且米线店生意还不错。我打算放弃公务员,因为我的心思还在创业上,不想上班。家人和身边的朋友极力劝他回去:考上不容易,你要不去会后悔一辈子。在他们看来,公务员工作稳定,有保障,而且离家近。经不起多番劝说,吴军把米线店盘了出去,回家当了一名乡镇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从成都回到家乡,吴军非常不习惯。现在久了,也就慢慢适应了。理性地想一想,大城市也不过如此,房价那么高,一辈子在大城市里当个房奴,还不如回家乡找个稳定的工作。不过没人的时候,吴军也会为自己的创业梦想小小遗憾着。压力下的坚守和专业化的成功一个辛苦在外的打工仔,一个不再包分配的大学生。回到家乡,面对供养四位老人一个孩子的压力,决心与老药店竞争。面对亏损,面对卖假药的质疑,他们能撑多久?现在,梁桦堃在四川省乐山市苏稽镇已经拥有了两家药店,员工20余人,每天销售额近9000元,盈利颇丰。梁桦堃是苏稽镇顺江村人,1999年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跟朋友一起在山东打工。挣钱很辛苦,每个月只有500余元。妻子徐建芳1999年从成都中医药大学峨眉分校毕业后,在市中区的一家医药公司当销售人员。本来,读书是想分配工作。结果到了我们毕业的时候,政策变了,不分配了。徐建芳说。在外打拼了大半年后,梁桦堃回到了家乡。但夫妻俩遇到了一个新的难题。我们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四位老人,一个孩子,靠我们俩几百元的工资,生存都很困难。梁桦堃说。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陆续出台了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相比东部地区,西部的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农村物质生活依然相对贫乏,针对对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也不尽完善。创业的过程中,梁桦堃和徐建芳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政策支持。不过,他们也有一定的优势。徐建芳是学医的,又在医药公司干过,梁桦堃对销售很在行,所以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在苏稽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