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备课时间:2016年3月30日1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班级学科六二班语文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理解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理解这样写的好处。学情分析及课前准备课前预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的事迹。教学活动设计一、朗读课文,复习字词二、回归文本,感悟“父亲”形象1.在我们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卓越的革命者,在女儿的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课文的字里行间里无不流露出女儿对父亲深深的敬爱。2.再次朗读课文:划出写“我”心里感受的句子,想一想:女儿眼里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3.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相关语句感受李大钊同志对孩子的慈爱及在危险面前给予亲人信心与力量的父亲形象。4.父爱如山:身为革命者的李大钊不能像寻常的父亲与孩子共享天伦之乐,但父亲爱国、爱党的情怀却给年幼的女儿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因此,当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年后,女儿李星华回忆起这些往事,仍然如昨日般清晰。三、细读文章,体会写法(一)学习被捕前部分1.轻声读这一部分。2.讨论:(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承接第一节,引起下文的回忆。十六备课时间:2016年3月30日2(2)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①烧掉文件书籍。②张作霖要派人搜查。③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3)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重的局势的?按以下要求从文中找出句子:①李大钊同志夜以继日地为革命忘我地工作。②李大钊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只想到革命工作。③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二)学习被捕时部分1.说说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李大钊被捕经过的。2.思考:(1)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被捕时的紧张气氛?(2)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的惊恐?(3)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敌人的凶残?(4)文中哪些词语写出李大钊同志的沉着和对敌人的蔑视?(三)学习被捕后部分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这一部分:(1)用横线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外貌。(1)用波浪线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神态。2.思考讨论:(1)“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父亲是什么样子的?他说明了什么?“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李大钊经受敌人的残酷折磨。“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2)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3)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四)学习第四部分1.轻声读一读这一部分。2.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3.“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昨天是四月二十八“这两句表达了母子俩什么样的感情?(未在悲痛中倒下,不会忘记敌人欠下的血债,要问反动派讨还血债,继承先十六备课时间:2016年3月30日3烈的遗忘革命到底。)4.最后三段与开头有和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四、总结课文1.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2.通过李大钊的表现,反映了李大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1)对亲人充满慈爱。(2)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3)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3.读完课文,你受到哪些教育?(1)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2)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完成未完成的事业,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五、布置作业1.自学生字、抄写文中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十六年前的回忆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