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治理工程绿化工程土壤改良专项施方案重庆天域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三月工程概况及特点分析一、工程概况***景观(生态)治理工程位于***核心区,沿着***路由南到北走向分为A、B、C、D、E五个区,是***市一个重点的工程项目。工程总长度约3.95km,总面积约100万m2,其中绿化工程占地约80万mS二、施工现场特点分析本项目位于***核心区,主要有河沟、树木、农田、房屋等。拟建场区属于平原,其地貌为浅丘、斜坡及沟谷地带,场区东侧有一条***路交通便利,材料运输方便。第二节土壤改良措施及施工方案一、总体说明盐碱土是指土壤含有可溶盐类,而且盐分浓度较高,对植物生长直接造成抑制作用或危害的土壤。从广义上讲盐碱土包括盐土、盐化土和碱土、碱化土。盐碱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状况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面。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具体有以下几个改良措施:1、水利改良: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做到灌、排分开,加强用水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水位,通过灌水冲洗、引洪放淤等,不断淋洗和排除土壤中的盐分。2、农业技术改良:通过深耕、平整土地、加填客土、盖草、翻淤、盖沙、增施有机肥等改善土壤成分和结构,增强土壤渗透性能,加速盐分淋洗。3、生物改良:种植和翻压绿肥牧草、秸秆还田、施用菌肥、种植耐盐植物、植树造林等,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并改善农田小气候,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抑制返盐。4、化学改良:对碱土、碱化土、苏打盐土施加石膏、黑矾等改良剂,降低或消除土壤碱分,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各种措施既要注意综合使用,更要因地制宜,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二、绿化地土壤改良方案根据本项目所处地理位置、水温气候条件,同时结合施工现场地质地貌,经过综合分析、慎重考虑,并且经过专家指导,特针对本绿化工程作出如下土壤改良施工方案。1、整体绿化用地改良方案(1)绿地内原土过筛30cm,过筛应按城市绿化工程相应的技术规范实施,并达到设计要求。(2)过筛后的土层30cm内按3:7掺入草炭土,并与原土拌匀进行土壤改良。(3)、扩大种植穴宽度、深度,使用以上改良后的种植土回填栽植,并达到规范对种植土土层厚度要求。详见附图1。(4)对设计中部分苗木对土壤ph值有特殊要求(酸性土壤)时,应适当增加草炭土用量并施入硫酸亚铁溶液,以改善土壤的酸碱度。(5)对色带、花灌木及草坪用地地施用专用有机肥。肥料均匀撒施种植土表面,并与70cm厚表层种植土掺拌均匀,并整平地面。(6)、种植及土壤改良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如膨化鸡粪等环保型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7)、确保土壤改良符合国家相关规范2、堤顶路两侧排盐降碱方案(1)、沟渠开挖。堤顶路两侧距堤顶路边加-4m内各开挖1.8m宽,2.5m深排水沟渠一道,降低周边地下水位。沟底坡度与堤顶路坡度一致,利于及时排出。据研究,当地下水深埋为1.0~1.8m时,地下水蒸发量是深埋2.5m时的3~5倍,因此,在相同土壤条件下,地下水位越浅,蒸发量越大,土壤积盐越重。所以针对地下水位过浅的盐碱土壤,通常会通过沟渠排水来降低地下水位。详见附图2。(2)、排盐降碱。沟底清平夯实后下层回填粒径10-15cm碎石80cm厚,便于周边地盐碱量丰富的下水集中下渗,并通过碎石空隙及时排出,上层回填粒径5-8cm碎石并整平。详见附图。(3)、土工隔山。在整平的碎石上面铺设土工布一道,并岩沟壁铺设至沟顶,两侧各向外延伸50cm。当雨季降水量过大时地下水位增高至土工布地下水中盐碱被土工布隔离,无法上升到绿化苗木底部,最终达到排盐降碱的预期目的。详见附图2。(4)、回填改良后的种植土。3、桩号3+600滚水坝下游河道两侧驳岸排盐降碱方案(1)按设计标高下挖1.2米,回填50厚粒径5-8cm厚碎石整平夯实,在整平的碎石上面铺设土工布一道,并与沟顶向外延伸的50cm土工布相搭接。详见附图2。(2)回填改良后的种植土。第三节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一、工程质量目标在施工方案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技术规范,绿化工程竣工达到设计要求的品种、数量,乔木、花灌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5%以上,草坪、地被平整没有斑秃,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