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续写《孔乙己》作文教学《孔乙己》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在这篇小说中,鲁迅用冷静、犀利的笔刻画了一个没落社会的没落知识份子的形象,达到讽刺封建科举制度的目的。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描写去体味人物性格,通过分析环境描写去触摸那个时代的荒凉,通过分析众人的笑去体会人心的冷漠、世态的炎凉,通过评议去感情鲁迅先生对孔乙己“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复杂情感。学完这篇课文后,学生都有所触动,对人、对事、对社会的认识又深刻了一些。在讲到“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时,大家都争相表达自己的见解,我因时制宜地让学生想象孔乙己走出咸亨酒店后发生了什么,并诉诸成文字,以“走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并强调了续写要求:1、内容上要能衔接。2、人物性格要一致。3、主题、文体风格要一致。4、想象要合乎情理。学生的写作兴致很高。但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有学生要求把限制放宽一些,见有这么多人坚持,我也就妥协了。但从之后交上来的作文来看,正是因为我放宽了限制,给了他们更多思想的自由,才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吧。以下就从中选取几篇写得较好的文章评点一下。走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1902班杨子健寒风呼啸,如尖刀一般狠狠吹刮,此时大街上也已很少有人了,偶尔有人,都将身体缩在厚重的衣服时,匆匆走了过去。谁都没有注意到地上那团踽踽而行的身影,或许有人惊异于他行进的姿态,不是用脚在走,而是用手撑在地上行进。但仅止于此,之后漠然地匆匆离去。将近年关,所有的家里都生起了火,明亮的火焰散发出温度,将屋子里照得暖烘烘的。即使在这样的世道,年还是要过的,生活还是要继续,街上也有了些许喜气。不时有阵阵笑声从紧闭的屋子里传出来,飘洒在清冷的大街上,随即湮灭在呼啸的寒风中。飘荡在街上的饭菜的香味让孔乙己想起自己已几天不曾好好进食。刚喝下去的酒如石沉大海,像从口里喷出的白汽一样,在寒冷中弥散得无影无踪。孔乙己慢慢用手走着,每走一下,手都感到一股彻骨的寒冷。单薄的夹衣怎能抵御那刺骨的寒风?他冷得直哆嗦,上下嘴唇不断颤抖着,仿佛不能停止下来。但渐渐的,他竟发现似乎没有那么冷了——手碰到地面上,已经不再感到凉;身体虽然还在颤抖着,但却已没了感觉,只是他发现,他越来越慢了。“休息一会儿罢……”孔乙己低头喃喃自语道。话没说完,便再也坚持不住,一头栽倒在地。终于,他再也不会感觉到冷了。2此时,雪终于下下来了,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打湿了孔乙己那灰色的长衫,像是老天爷流下的眼泪。渐渐地雪越下越大,覆盖了孔乙己的身体,也掩盖了这片土地上所有的罪恶,天地显得如此纯洁而美好。清早,雪停!风息!“哟!这不是孔乙己吗?他冻死了!”惊呼声引起了众人的围观,议论纷纷。不时有人说起孔乙己的过往,引来一阵阵哄笑,夹杂着各种不同的情感……孔乙己的确死了。点评:这篇文章在情节上没有什么离奇之处,就是描写孔乙己的死状,但承袭了鲁迅先生以乐写哀的手法,让孔乙己在这样的时间(年关)、这样的气氛(祥和)中这样的死去(孤独地冻死),更增添了人物的悲剧性。文章的环境描写也写得不错,人说“天若有情天易老”,连天都流了泪,但围观的人还在哄笑着死去的人的过往,是不是更见其悲,更深化了文章主旨呢?孔乙己的精彩人生902班刘意淳话说孔乙己喝了酒后,转身便离开了咸亨酒店。屋外凛冽的北风不停在吹刮,孔乙己穿的那件旧长衫又怎能抵御凛冽的寒风?阵阵北风不停地刮过孔乙己,他的脸已冻成了青紫色,嘴唇也在不停地哆嗦,那双支撑着爬行的手也不时传来3阵阵刺痛,可他仍是一步一步地爬着回去。沿途中,孔乙己遇见了不少熟人,可他们无一不围着孔乙己,嘲笑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孔乙己,你又偷了谁家的东西,被打成这样?”接着便都在一阵哄笑声中散了,却没有一人想去扶孔乙己一把,送他一程。孔乙己终于回到了家里,可这哪是家呢?不足10平方米的茅草房,一床薄得可怜的没有温度的被子,还有几本《论语》之类的书。孔乙己蜷缩在角落里,眼前不禁闪现出以前的一幕幕来:自幼读书,十年寒窗,却连个秀才都没捞着,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