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排球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激情排球授课教师:王金金郑德禄适用年级:初二总课时:12课课程类型:球类课程简介:排球运动是一项具有健身性、娱乐性、休闲性的一种体育运动。其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运动负荷能大能小,适合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活动。排球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还能锻炼我们的团结协作、应变能力和意志品质。排球运动不拘形式,可支网相斗,亦可围圈嬉戏,只要有一块空间,尽可享受其乐趣。激情排球这一课程是我校初二年级所开设的校本课,旨在让学生们在运动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应变能力和意志品质。本课程课时一学年,所学内容有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比赛等,还给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比赛规则,以便排球运动的顺利开展,本学期授课时数为12课时。背景分析:排球运动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威廉斯·盖·摩尔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当时,网球、篮球很盛行。摩根先生认为篮球运动太激烈,而网球运动量又太小,他想寻求一种运动量适中,又富于趣味性,男女老少都能参加的室内娱乐性项目,就想把当时已广为流行的网球搬到室内,在篮球场上用手来打。这种游戏开始时,他将网球网挂在篮球场上,用篮球隔网像打网球一样打来打去进行游戏。但室内篮球场面积较小,网球容易出界,于是他作了某些改进:一是把网球允许球落地后再回击的规则改为不许落地;二是把网球的体积扩大;三,篮球太大、太重,不能按预想的方式进行游戏,便改试用篮球胆。而篮球胆又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不方便,难于控制。于是,该市的“司堡尔丁体育用品公司”试做出了圆周为25—27寸(约255—346克)规格的球。这种新上市的球类项目,最初没有固定的名字,也没有一定的场地和规则。参加比赛的双方人数不限,只要不使球落地,从网上回击到对方场地便行。这个新的运动项目最初起名叫mintonette(小网子),第二年(1896年),斯普林菲尔德市立学院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将此球命名为“华利波”(Volleyball),意为“空中飞球”,这个名字沿用至今。但因经过试用效果很好,就决定采用这种球。现在国际标准用球虽历经百年,进行了千百次的改进,但球的规格和第一代的球几乎差不多。排球这个新的运动项目,于1896年斯普林菲尔德市(Springfield)斯普林菲尔德青年会干事培养学院青年会召开青年会体育干事会时,该校学生以示范表演的形式与观众正式公开见面,就博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赞赏。同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市举行了第一次排球公开赛。这是世界上第一场排球比赛。当时比赛采用五人对五人。从那以后这个新的运动项目在各学校迅速开展普及开来。与此同时,也引起了美国军队的兴趣,并把排球列入军事体育项目,广泛在军队中开展,在空军中一度达到狂热的程度。排球传入中国的时间,一说是1905,一说是1913年。Volleyball在我国最早译为“队球”(也叫华利波),后改“排球”。将“华利波”改称“排球”是在1925年3月举行的广东省第九届运动会上,主要取其分排站立之意。在1964年东京举行的第十八届奥运会上,首次进行了排球比赛。排球运动自1895年创始以来,迄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排球从开始仅仅是少数人的一种游戏、娱乐的手段,发展到今天已成为遍及世界五大洲,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顺应二期课改的潮流,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立足地方,立足学校,以“学生为本,发展为本”。通过挖掘与整理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参与和体验。这不仅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发展,还可以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应变能力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我校在初二年级的校本课程中开设了激情排球。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排球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的弹跳、速度、耐力和爆发力,提高身体灵活性、协调性。2提高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兴趣,使其树立终身锻炼体育意识,形成坚持锻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