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应用“让照片动起来”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既是对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多媒体技术应用这一模块的综合复习,也是作为在课程结束之际,抛开应试,对于课堂所学的多媒体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一次演练和尝试。本课所复习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主要选自浙教版《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章媒体的采集与制作中对于图片素材、动画素材的加工处理部分。教学对象分析:本课针对的是本校美术班高一学生。美术班学生将来有相当一部分会从事设计方面的工作,不可避免会与图像、动画处理软件打交道。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备此类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基本概念,但仍缺乏主动将其运用到创作与设计中的意识与相关经验。同时学生容易将几种软件单独、孤立地看待,而缺乏将其结合起来运用、合作进行创作的认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是解放思想,激发创造力,鼓励主动思考。其次是复习相关理论,真正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在创作实践中的应用,最后是指导、复习相关操作技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Photoshop(1)理解图层的概念,能够通过图层区分存放不同的对象。(2)能够利用滤镜实现再创造加工(3)能够利用改变画笔的笔尖、颜色、大小实现再创造加工。(4)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存储类型。2.Flash(1)理解FLASH中元件的概念,能够在FLASH中导入各种素材,并根据需要将其转变为元件。(2)理解FLASH中图层的概念,能够通过图层区分存放不同的对象。(3)了解普通帧、关键帧和空白关键帧的区别。(4)了解动画补间的原理,学会利用动画补间实现对象的位移、放大与淡入淡出。(5)能够将FLASH动画根据需要输出。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分析照片素材,将照片转换为动画素材。2.能利用FLASH软件,创造照片的动画效果。三、情感态度价值感通过制作照片的动画效果,体验多媒体技术于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实践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工具进行创作,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教学重点:1.图层的概念和作用。2.画笔工具的使用,通过调整笔尖、颜色和大小进行创作。3.FLASH动画补间的制作教学难点:1.图片输出格式2.分辨和根据需要加入或转换普通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3.创建动画补间实现对象的位移、放大与淡入淡出教学方法:演示与分析:演示照片的动画效果,并提问这样的效果用我们学过的软件能否实现,请同学进行分析。任务驱动:提供若干照片素材,由学生挑选一张实践制作动画。着重演示FLASH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其余部分简单演示,学生配合说明材料自行实践。总结:通过演示学生优秀作品进行总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课堂(5分钟)介绍本课的背景播放照片动画视频提问:这种动画效果使用我们学过的软件能否实现,具体用了哪几种软件?介绍此类动画的制作过程,和每一步所实现的目的。观看视频,大致分析其动画效果是如何实现的。思考构思自己将要制作的照片动画分为哪几部,如何实现。分析照片素材,将素材动画化并输出(10分钟)演示将照片主体和背景分别动画化的过程。之后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观看教师演示后,自行设计将照片的主体和背景分别动画化。将素材导入FLASH,转换为元件。(2分钟)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将之前制作的PNG素材导入FLASH中,转换为元件。制作FLASH动画(15分钟)演示一段补间动画的生成过程。之后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按照自己的设想,分别制作原照片淡出、动画淡入、动画主体和点缀图案的运动动画。输出动画(3分钟)指导学生输出动画成品并上交,教师对成品进行整理、挑选。输出自己制作的动画成品,并上交。展示与总结(5分钟)对作品进行展示,点评。总结本课内容。观赏同学作品,总结本课学到的经验和理念。辅助手段:照片选用主体分离难易度适中的素材,需要一定的技巧与方法,但花费时间不会太长。将范例和操作要求整理成文档发放给学生,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预评估:本课时间安排较为紧张,需要严格把控节奏。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度不一;部分学生只是机械模仿范例中的操作,缺乏自主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