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张芳萍为了顺利而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探究法、指导法、参观法、发现法、情景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即使学科不同,也可以普遍应用,这可以说是教学有法。正因为教学有法,所以我在教学时不但要钻研教材,还要注意教法,既要学习有关教学法的论著,还要通过实践、探索,掌握其规律。既然教学有法,就要遵循教学规律。在数学课中,我经常使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方法,我觉得这种教学方法非常好,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各种解难释疑的方法去主动探索而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并发展自己的个性。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要因人、因时而异,不能拘泥于某种教法,墨守陈规,所以又要做到教无定法。教无定法主要是指教学的模式、方法、技能等不是机械的、教条的,并非一成不变,应根据情况的不同而是灵活多变的,富有个性、充满灵性的。例如在同一课内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法。比如我在教“乘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时,在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展示的过程中,有意让基础较差的”希望组“汇报较为简单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让基础较好的”睿智组“汇报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的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样循序渐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不断得到提高。虽然对不同组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要求,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在上英语课时,由于单词较多,我一般采用的是讲授法,即是先教单词,再教句子、课文,全堂课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学,教法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效果不乐观。而当我上《shoppinginBeiJing》这一课时,我先将学生分成小组,设好课堂情境,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对话、交流,果然学生的兴趣浓厚,很快理解了课文大意,熟悉了短语和句子,再通过上台表演,课堂教学效果的确很好。可见,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教法,会取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我们教学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那么只要达到这个目的,什么方法都是可以的,因此,教学又贵在得法。贵在得法应该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的灵魂。它要求教师将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技巧等恰如其分、灵活巧妙地应用于自己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通过近几年来自己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学习了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初步领会了新课标精神,也天天研究学生,探究教法,但教学成效不大。那是因为我仍然把自己锁在了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上,不能跳出已有的、熟悉的经验思维模式,实现教法多样化。通过近期学校领导带领我们教师全员专题研讨学习,经过本学期自己参加四(1)班数学“有效教学”教改实验活动,在课堂上采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后,我发现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确实很好,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我展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彻底明白了只有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一定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教学有法是走向教无定法的前提,教无定法是对有法的升华。从无法到有法,这是进步,从有法到无定法,这是突破,从无定法到创新法,贵在得法,这是飞跃。意义深远,循序渐进,告诉我们每个教师教学方法的提高和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实践和改革探索。总之,教学是有法的,教学又是无定法的,最可贵的是得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虽然教学有法,但不能拘泥于程式化的教学方法中,必须不断创新,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努力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