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哭泣的自然第一框资源在枯竭课后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大庆号称油城,阜新号称煤城,伊春号称林都,这些城市面临的现状却是石油逐年减产,煤矿采挖殆尽,森林逐年消失。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其他地区资源短缺B.人口的急剧增加C.资源的利用率低D.对资源的过度开发【解析】选D。造成上述城市资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是对资源的过度开发。故选D。2.(2015•贵港东津一中质检)现在每天都有约7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当物种灭绝摧毁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后,人类的灭绝也就为时不远了。这告诉我们()①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②物种的灭绝与人类无关,相反,它祸及人类③保护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己④要珍爱地球上的生命,保护好生态环境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种减少的认识。物种减少主要是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乱捕和环境污染,因此②表述错误。排除含②的选项,故选A。3.2015年4月2日,新疆塔里木河两岸区域突然袭来了强沙尘暴,风头景象如海啸般翻涌、如一万头巨猛野兽奔腾而来,刹那间天昏地暗,十米开外看不清踪影。造成这种天气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正处在季风气候区,常年风力比较大B.近年来世界气候变化无常,没有规律可循C.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导致环境严重恶化D.我国西北部地区主要以沙漠地形为主【解析】选C。沙尘暴的发生是气候、地形以及人为破坏等多种因素的结果,其中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等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故选C。【资料链接】沙尘暴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沙尘暴天气是中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沙尘暴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4.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有的城市甚至出现了“水荒”现象。这说明()①我国水资源总量太少②我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形势③我国亟须采取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④我国农村不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水资源短缺的正确认识。我国众多城市出现“水荒”现象,表明我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采取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故②③正确;①④观点错误,应排除。【变式备选】我国环保部门统计,在我国七大水系中,不适合做饮用水源的河段已接近40%,城市水域中78%的河段不适合做饮用水源,约64%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全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这说明()①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②我国水资源面临严峻的形势③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④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提示】选A。5.(2015•广元旺苍七一中学质检)有这样一副对联:电荒、油荒、煤荒,荒荒心惊;产能、供能、用能,环环节约。横批:科学发展。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我国的资源问题已经得到根本解决②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③限制工业发展是避免能源危机的唯一途径④节约资源要从小事开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能源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荒”体现的是能源匮乏,因此①说法错误;“节约”倡导的是环保节能,科学发展,但并不是排斥工业发展,③说法错误;因此②④正确。二、简答题6.热带植物生态、进化与保育国际会议2015年5月11日下午在海口向与会的全球热带地区40多个单位发出倡议书,倡议来自热带地区的专家共同组建“热带地区生物保育联盟”。该倡议书表示,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热带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不断增强,导致了动植物生境破碎和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极大威胁到了人类生存及可持续发展。倡议书认为,来自热带地区的专家组建“热带地区生物保育联盟”,将加强濒危动植物的保护工作,交流生物多样性的保育经验,修复遭到破坏的热带生态系统,提高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1)结合所学,试分析造成“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的原因和危害。(2)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