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三化学月考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6O-8Na-11Al-27Fe-56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石灰吟》中,有化学变化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B.烈火焚烧若等闲C.粉骨碎身全不惜D.要留清白在人间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生活的质量,以下认识正确的是A.海水过滤之后变成了淡水B.废旧塑料可采用直接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理,不污染环境C.农药、化肥的使用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杜绝使用D.回收废旧金属材料既节约资源,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抗雪灾中,为使道路的积雪迅速融化,使用一种融雪剂硅酸钠,化学式为Na2SiO3,其中硅(Si)元素的化合价为A.+2B.+3C.+4D.+64.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5.已知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金属R的活动性比Cu要强C.该金属可能是金属铝D.该金属可能是金属铁6.化学实验需要十分严格的操作,操作不当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由此,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7.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uB.OC.H2OD.C608.生活中常提到溶液,那么化学当中溶液是指A.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均一、稳定、透明的化合物D.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9.能用稀酸和金属通过置换反应直接制得的化合物是2A.CuSO4B.FeCl3C.AgClD.Al2(SO4)310.鉴别CO和CO2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的是A.分别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B.分别能入澄清石灰水中C.分别用鼻闻气体的气味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点燃11.右图是A、B、C三中物质的溶解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时,B和C的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D.A和C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溶液都有晶体析出。12.任何化学反应都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来铁丝的质量B.2g氢气和8g氧气点燃,充分反应后,必然生成10g的水C.充分加热高锰酸钾后,残余固体的质量等于原来高锰酸钾的质量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1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4K2FeO4△aR+4K2O+3O2↑,则a、R分别是A.4、FeOB.2、Fe2O3C.3、Fe2O3D.1、Fe3O414.下列粒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分子、中子B.原子、电子C.原子、离子D.离子、中子15.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D.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16..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是ag,此时熟石灰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b%;8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是cg,此时熟石灰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b,c>dC.a>c,bd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20分)16.(3分)将下列物质①氢气;②空气;③二氧化碳;④液氧;⑤矿泉水;⑥氧化镁;⑦金刚石;⑧石灰水;⑨四氧化三铁。其中属于单质的是(只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17.(3分)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其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a3为。18.(3分)铁、铜、铝、锌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金属。(1)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性;(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铜、铝、锌由强到弱排列的顺序是(填元素符号)(3)任写出一个稀盐酸能与上述金属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9.(3分)国家规定:从2011年5月1日起公共场所禁止吸烟。(1)从环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