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分为文学作品学习活动、讲述活动、阅读活动、语言游戏活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五个类型。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说:文学活动——侧重理解和使用叙事性的语言表达方式。1.在欣赏儿童诗歌、散文的基础上,仿照诗歌或散文的框架,编出自己的诗歌或散文段落。2.儿童故事的学习、表演或仿编和续编。3.通过对话、动作、表情进行故事表演,体验作品的情节变化和人物情感的变化。讲述活动——学习在集体面前较清楚地叙述个人的看法。1.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某一实物的特征、功用解说清楚。2.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讲述图片或影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3.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处在某一情境之中的任务的形态、动作。早期阅读——给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机会。1.前图书阅读:学习翻阅、理解和制作图书,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之间的对应关系。2.前识字:了解文字的功能、作用,了解识字的最基本规律和方法。3.前书写: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认识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工具,学习书写汉字。语言游戏——学习使用敏捷应变的语言。1.巩固难发的音和方言干扰音,练习声调和发声用气。2.扩展、丰富词汇量,练习词的用法。3.在游戏中尝试运用某些结构的句子,锻炼语感。谈话活动——学习倾听、并用适当的方式与他人交谈。1.围绕自己熟悉的人或事进行谈话。2.就某一熟悉的场景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想法。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敢想、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1.教育活动应在新旧经验间建立联系的原则。2.教育活动中以语言操作为主,各种活动有机参透的整合性原则。3.活动过程应综合体现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4.活动过程应体现各类语言教育活动结构的特点。5.活动过程的设计要为活动过程的实施留有余地。一.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教学目标与组织指导【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是以幼儿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系列语言教育活动。包括:寓言、童话、幼儿故事、儿歌、幼儿诗、谜语诗、绕口令、幼儿散文、幼儿小说、幼儿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小班中班大班文学作品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和理解不同体裁的幼儿文学作品。2.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内容或画面情节。3.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4.能独立地念儿歌,讲述简短的句子。5.在文学作品原有基础上扩充想象,能仿编较简单的儿歌、诗歌、散文中的一句或续编故事结尾。1.初步了解幼儿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及其构成因素。2.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3.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4.会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散文和讲述故事等。5.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进行扩展想像和创造,编构作品内容,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6.在理解作品经验的基础上,会初步理解和归纳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1.理解幼儿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及构成因素。2.在理解文学作品人物、情节或画面情景的基础上,学习理解作品的主题或感受作品的情感脉络。3.初步感知文学作品语言和结构的艺术表现特点,开始接触文学作品的艺术语言构成方式4.有表情地表演故事、童话、诗歌和散文。能独立创编或与同伴共同创编故事、诗歌和散文的完整内容或部分内容。5.依据文学作品提供的想象线索,联系个人已有经验扩散想象,并创造性地进行表述6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作品中的特殊表现手法,体验作品的思想感情脉络。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基本结构幼儿故事活动的选材、组织与指导要点幼儿诗歌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1.语言描述情境2.设问引出情境3.艺术渲染情境(二)理解文学作品,体验作品情感1、呈现文学作品2、理解、体验文学作品(三)创造性想像和语言表述(一)幼儿故事活动的选材1.题材广泛,主题明确2.结构简单,情节有趣3.形象鲜明,语言浅显易懂4.适合各年龄班的特点(二)幼儿故事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点1.导入:创设情境,引出故事2.教师生动有感情地讲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