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以”善“施教——师德论文(南沙区大简小学--冯嘉勤)VIP免费

以”善“施教——师德论文(南沙区大简小学--冯嘉勤)_第1页
1/6
以”善“施教——师德论文(南沙区大简小学--冯嘉勤)_第2页
2/6
以”善“施教——师德论文(南沙区大简小学--冯嘉勤)_第3页
3/6
【德育论文】以“善”施教南沙区大简小学电话:8415652冯嘉勤2016年3月以“善”施教摘要:善,从言从羊。本义“吉祥”,有慈善、应诺、高明之意,也有修治、赞许、友好之意。善,本意为:苍穹以其为首,天、地、人共同遵守,万事万物常念不息,威武又温柔的宇宙的根本规律。1而以“善”施教,即指用心、激励、鼓动的主要沟通手段进行课堂、甚至课后班级班风的调整。就像那句“每个人都有不擅长的事呀”一样,只有母亲满满温柔的期待,那我们作为教师,俗语的“再生父母”,是否也应该以同样的爱与呵护等待成长?这些年来,在教育领域中,我们不乏缺少这样的词语:减负、现代教学、美育、德育、体育等等,在教育体系改革以适应时代要求,在教育目标逐渐倾向品格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同时不乏听到这样的一些事:体罚、偏袒、殴打甚至更不雅更难堪的事情。前者源于对现代社会人才要求的反馈,后者即源于师资能力不足,却又恨铁不成钢的教学心理。而这些微妙的变化,大多数都是因为学生学习的被动性越来越强烈,教育界对此进行的一步又一步的调整。这种惰性,有可能是先天形成的,更有可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或是说是后天反抗意识所锻炼出来对时间的概念的抗拒性。记得上一年的教育观察中,通过调查研究显示,有60%的小学生喜欢美术学习,其中47%小学生不仅对美术学习有兴趣,而且意识到美术学习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仍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那就是仍有40%的高中生不喜欢美术学习,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由于从小画画不好,对美术学习产生厌倦感占18%;二是其他学科学习紧张,学习美术浪费时间占22%。2由此看出,其实在长期的教育体系当中,尤其随着学生年龄的成长,思维的逐渐成熟,对于“不喜欢”“做不好”“不重视”或“没兴趣”的事情会产生一种抗拒的心理,就像那18%的学生那样。而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我的教学课堂上,尤其是有操作性内容的课,当学生之前没经验累积的情况下,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都是很“害怕出错”和“害怕失败”。而通过日常跟实习班级的班主任了解情况的时候也发现,虽然我们是尖子班,但是我们班大部分学生的惰性都非常大,无论是学习成绩上,还是1百度-百科.《善》.20132郭昭一.《对高中生学习美术兴趣的调查研究》[J].学术研究.2011.(5)纪律自制方面,都必须时刻提醒监督。凡事都是有果必有因的。且不论这跟老师的授课风格、气氛调整和课程内容有多么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此,笔者且对学生这种“抗拒”心理,从学生的本性出发,对作为教师的我们、作为学生的他们,作出一些根源思考。一、希望“被认可”这是个时代性的大问题,从社会到家庭到个人教育,甚至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会出现这种心理状况。社会的发展,与其说是“迅速”,倒不如说是“冷漠”。电子媒体的介入,使得生活变得快捷,却缺乏了浓厚的人情味,情感的教育在电子玩物中被忽略了,价值观的端正在物质攀比的年代被扭曲。幸福的标准,从“自我满足”上升到了“比别人幸福”。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也如此,正如我们一直推广沿用的课堂用语“你看XX,做得多好!那你呢?”所以逐渐洞悉一切的网络达人便调侃地总结出了一句“做得最好的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其实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无论身份,都还不是热切希望得到“认可”和“赞许”。、缺乏认可和关注,不够拔尖的学生很容易就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好”至少“不够好”甚至是“努力后还是失败了”,日积月累地有的就会形成自卑的心理有的就失去动力般地停滞不前。这种心理的不完善,还谈何教育中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3?二、“服从”的教育这种“服从”式的教育,尤其表现在“服从”上面。犹如“十日不缚手”4,用束缚、捆绑的方式让孩子学会听话,或者说是“服从”。审视我们自幼受到的教育,大多数的老师经常通过规训与惩罚的方式,配以各种各样手段,让学生丢尽颜面、筋疲力尽等等的结果,剥削学生的自由意志,巩固老师的威严,从而达到“服从”的效果。学生,是充满自由天性的孩子;老师,不是凶狠的驯兽师。促使服从的教育,只会让理性思维逐渐完善的学生,日益累积反抗、叛逆的心理,甚至产生厌恶。三、距离感这里的距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以”善“施教——师德论文(南沙区大简小学--冯嘉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