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测试题1、《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活动场所是()A.宾馆、餐厅B.影院、剧院C.博物馆、文化馆D.营业性舞厅、酒吧2、我省某市中小学校自2010年秋季开学起,每天上午、下午放学前,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分钟安全教育”,以免学生在离开校园后发生意外事故。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3、2011年5月,少年王某因参与抢劫被重庆市法院判处缓刑,并对其发出禁止令。禁止他在没有监护人陪同下在外过夜、进入营业性网吧、赌场等。法院的禁止令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4、人民法院对于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司法保护D.社会保护5、父母进城务工后,少数农村家庭“留守学生”因脱离父母的管教,沾染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恶习,对这种现象看法不正确的是()A.“留守学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B.家长应自觉履行家庭保护的义务C.学校应承担“留守学生”的一切责任D.社会应加强对“留守学生”保护与关爱二、多项选择(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把正确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2011年春节期间,公安部开展了新一轮的解救乞讨儿童行动。此次行动在网上引起了数十万网民的关注与参与,他们通过拍照片、提供线索等方式,仅十几天就发现拐卖儿童6名,并被公安部门顺利解救。“微博打拐”行动()A.能彻底解决未成年人行乞问题B.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C.有利于唤醒公民的未成年人保护意识D.侵害了未成年人的肖像权和名誉权2、新修订的《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确定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特殊、优先保护”的原则。确定这一原则是基于未成年人()A.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生活经验不足B.不能辨别是非,缺乏自我保护智慧C.了解法律知识不多,缺乏自我保护能力D.所处社会环境复杂.没有得到社会保护3、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只是对青少年保护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要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还要通过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来实现。以下给青少年的自我保护建议中,可以借鉴的有()A.记住可以信赖的成年人的姓名、电话B.学会拒绝不正当要求,坚决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C.上学、放学时应该与同学结伴而行D.独自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4、2011年3月28日,主题为"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的第十六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1教育日活动启动。部分中小学生体验了火灾现场逃生演练、地震灾害应急避险等安全教育项目。这一活动的开展()A.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B.有利于建设安全和谐的校园C.有利于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D.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5、国家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其原因是()A.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B.未成年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C.未成年人心理生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D.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三、辨析题请你辨析.四、观察与思考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决定,自2011年3月1日起在网络游戏行业全面实施“家长监护工程”。这是一项社会和家长共同参与的社会行动,旨在加强家长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游戏的监护,允许家长采取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长度、时间段,或者完全禁止等限制措施,引导未成年人健康、绿色地参与网络游戏,构建和谐家庭关系。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实施“家长监护工程”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意义。五、活动与探索2四个保护真是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离不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自保,其他保护靠不了。材料一:河南省民政厅对外宣布,新成立的河南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心于2011年4月启用,届时,需跨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孤残流浪儿童,将被更好地护送回家。材料二:中广网乌鲁木齐7月19日消息自今年4月提出接回内地新疆籍流浪儿童至今,新疆已陆续从全国各地接回191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