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间赛跑》说课稿龙潭乡中心学校苏虹祺《和时间赛跑》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组第一篇课文。全文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在第一课时学习了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第二课时着重进行课文重点句段的学习。下面我将就第二课时的教学,按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部分谈谈自己的设想。一、说教材《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在这篇课文里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我”从爸爸的谈话中,从太阳落山、鸟儿的飞行中,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二是“我”从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怎样珍惜时间。作者慧眼独具地抓住了生活中不经意的时间流逝现象,把时间变成了可以觉察到并在行动中可以抓得住的东西,从而点明了中心,使人们认识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是一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好教材。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依照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示收集、积累的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2)、过程与方法:自读课文,在自读中能对自己不理解的语句质疑,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在反复朗读中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时间一去就不复返,要珍惜时间的道理。2、教学的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等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感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的时间概念也比较模糊,因此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课学习的难点。三、说教法和学法(一)、教法:1、授之以渔,教给学法“教是为了不教”,为了达到不用教的目的就必须“授之以渔”,即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1)老师抛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质疑学文;(2)收集并整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如“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等含义深刻句段的学习方法。2、注重朗读,感悟内容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课文中重点语句内涵深刻,对于三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以及智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更是需要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1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加强训练,培养能力中国有句俗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句话阐明了训练的重要性。课堂上,应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进行训练,如朗读训练、说话训练、思维训练等等。(二)、学法:教是为学服务的,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本篇课文含义深刻的语句,我将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理解——感悟——朗读”的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四、说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首先用一个小游戏导入新课。(指名让学生到黑板前听写本课部分生字词,比比谁写得最快最好。用小闹钟计时,在学生听写结束后汇报所用时间,感知时间的飞逝。){设计意图:不仅复习了生字词,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比赛意识,并带着这种比赛意识进入下面环节的学习。}过渡:时间过得可真快呀!我们还能回到刚上课的时候吗?让我们抓紧时间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吧!看谁能最快最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二)、学生质疑读文课件出示问题: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呢?作者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读文,通过读课文感受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行文思路,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三)、师生研读品析1、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学情况。2、老师引导学生重点品读以上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1)、父亲告诉我一个什么道理?具体从几个方面来说明时间里的事物永远不能回来了呢?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爸爸说的话,概括板书:(昨天)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的童年)永远不能回来了,(外祖母)也永远不能回来了。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