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别、到、那、都、吓、叫”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1、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1)水缸里的孩子是怎么掉进去的?当时的情况怎样?(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二、揭题释题。1、板书课题,读题。(1)知道“司马”是复姓。(2)识记“司”,组词。2、简介司马光。(学生或教师)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识记生字。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质疑的问题(1)(2)4、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四、再读感悟。1、学习1~3段,解决问题(1)。(1)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2)读文后讨论,理解:一不小心。并用“一不小心”造句。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3)朗读指导。2、学习4~6段,解决问题(2)(1)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喊、叫、找。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2)讨论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个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