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分析类【典题示例】(2014·济南模拟)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下图为阿拉伯半岛地形图。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简析该半岛降水稀少的原因;并解释除降水外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8分)(2)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及其成因。(6分)(3)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你认为是否可行,并阐释理由。(4分)答题模板答题模板应用示例1.审设问:“设问形式一般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简述××”“的理由分析××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1)“”看到简析要用简练语言分析原因;“”解释要做简单分析。(2)“”看到推测要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分析。(3)“”看到阐释要解释原因,但“”“要注意关键词人工增雨缓解水”资源匮乏答题模板答题模板应用示例2.审图文:(1)从文字材料、图示中进行成因分析,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因与果。(2)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①明确自然要素的特征;②找出地理事物产生的主要原因;③获取区域相关要素的相互关系(1)从位置看,阿拉伯半岛位于副热带;从地形看,西高东低;从气候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2)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影响、山脉阻挡水汽导致降水稀少;纬度、地势、蒸发、下渗影响无流区的形成。(3)→地势低地下水埋藏浅。(4)“”人工增雨可行要从开源缓解水源短缺角度分析;不可行要从干旱环境特征、成本高等角度考虑答题模板答题模板应用示例3.巧作答: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原因分析,解释时要注意因果联系,语言简练、层次性强,抓主要原因,把握关键词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点评】(1)前一问只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回答,忽视了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因此,该问共3分,此答案只能得2分。后一问只考虑蒸发量大、河流的补给,忽视了下渗;且只注重现象,忽视了解释原因,因此该问5分,只能得2分。(1)简析该半岛降水稀少的原因;并解释除降水外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8分)【现场答案】(1)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东北信风来自内陆,性质干燥;西部地势较高(高原),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3分)纬度低,山地海拔低,无永久高山冰雪融水;沙漠地区气温高,风沙大、风力强,加剧了水分的蒸发;沙漠遍布,透水性好,有利于下渗,因此形成无流区。(5分)(1)简析该半岛降水稀少的原因;并解释除降水外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8分)【现场答案】【现场答案】(2)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及其成因。(6分)(2)能推测出水源是地下水,但对原因没解释,用现象解释现象因此此题6分,只能得2分。【标准答案】(2)该地水源主要是地下水,原因是地势低,地下水埋藏较浅或出露地表,便于利用。(6分)【现场答案】(3)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你认为是否可行,并阐释理由。(4分)(3)本题开放性强,若回答可行,忽视了该区域的环境特征,只答出缓解水资源短缺。因此,该题4分,只能得2分。【现场答案】(3)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你认为是否可行,并阐释理由。(4分)(3)理由与观点匹配方可得分,否则不得分。(4分)观点一:不可行。理由:该地气候干旱,大气中的水汽少,人工降雨成本太高。观点二:可行。理由: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工增雨可以增加水量,缓解当地缺水问题。【易错提醒】(1)易漏点:①回答降水稀少的原因时忽视了地形阻挡影响;②解释无流区容易漏掉下渗环节;蒸发强烈只考虑温度,漏掉风力大加剧蒸发;③漏掉联系区域环境特征解释人工增雨缓解水资源短缺理由。(2)易混点:①气压带、风带位置易混,只答气压带影响,忽视了风带的影响。②原因与现象不分,用现象解释现象。(3)易错点:①语言不规范,如“副热带高压带”写成“高压”“东北信风”写成“东南信风”“永久高山冰雪融水”写成“积雪融水”等;②原因与结论不对应,如解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