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认识》教案学习内容:比例的认识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过程与方法学习判定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习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学习难点:掌握基本性质一、温故互查、预习学案.(一)教师提问复习。1.同学们:我们在上学期学过了比,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各部分的名称,谁来说说?(前项、后项、比值)2.什么叫做比值?(前项除以后项的结果就是比值)(二)那么请同学们求下面各比的比值。4∶210∶54:810:20学生独自算完后教师提问:请问你算完后有什么发现?由小组组织讨论(三)教师小结二、“三学导学”(一)比例的意义1、学生独自观察教材16页图。2.写出每个图形的长和宽的比,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观察比值有什么发现?3、讨论:(1)仔细观察各幅图,哪些图片是像的?为什么?(2)仔细观察各幅图,哪些图片是不像的?为什么?4.揭示意义:像4:2=10:5、4:8=10:20……这样的等式,都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5.填空(1)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比例。(2)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的。(二)比例的基本性质1.教师以12:6=8:4为例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12:6=8:42.练习: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4∶2=10∶54∶8=10∶203.计算上面每一个比例中的外项乘积和内项乘积,并小组讨论它们存在什么关系?4.学生自己任选两三个比例,计算出它的外项积和内项积。5.你发现了什么?6.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明确: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7.思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三、课堂检测.1、选择2、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1)6∶10和9∶15(2)20∶4和1∶43、在4∶5=20∶25中,外项是()和(),内项是()和().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写成()×()=()×().4、在()中填上适当的数。3:()=():12():12=5:()四、课堂总结内项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