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茉莉》教学设计平度实验小学王海玉一、导入:同学们,现在已经是春天了,我们无论走到哪儿都能看到鲜花绽放,还不时闻到淡淡的花香。哎,你们都喜欢什么花?学生交流1.请看大屏幕:这种花认识吗?小小的花朵,白白的花瓣,藏在绿叶中那么不显眼,但它的特有的香味让诗人写下这样的诗句,读。(生读)猜出是什么花了吗?对,茉莉2.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与茉莉有关的文章。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怎么样?行了吗?来,检查一下2.请看大屏幕:这是本课的生词,同位互相读一下这些词。读对了,给他点个赞。读错了,马上当小老师帮他纠正。好,开始3.有问题需要我帮忙吗?看来,生词的读音没有问题了,那这课的生字在预习时,你觉得哪个字难写,需要我帮忙?(学生交流)对于这个生字,大家观察一下书中田字格的字,在写时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提出随机讨论字的写法),你来,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在书上描红一个,在本子上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4.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请你1—2个学生小结:通过检查发现,大家预习的不错,坚持下去,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三、精读课文1.同学们,茉莉花了解吗?文中哪些词写出了茉莉花的特点?快速找一下,请你。板书: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2.在映儿的家里就有这么一棵茉莉,一天傍晚,当映儿问妈妈真爱像什么?妈妈说像茉莉,当时映儿的反应是:读(屏幕:第五段)。映儿在心里没有说出口的这句话应该加一个什么标点符号?意思是:(这不叫爱)。3.通过预习发现,映儿的这种观点在最后改变了吗?从文中哪一段知道的?(最后一段)读4.文中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让映儿真正体会到爱如茉莉?请大家默读课文6——17段,划出有关句子,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咱们待会儿交流。好,开始5.请大家把笔放下,我们交流一下。6.同学们,在体会的时候你会发现,课文为我们呈现好多场景,哪个场景最能打动映儿?课文哪一段?(第八段)我们先从这个场景交流。请你预设:A、叮嘱:可以换个什么词?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爸爸了解妈妈喜欢茉莉花,从文章的开头知道)表扬这个同学,这里运用了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学习方法,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以后试着用一用B、恬静的微笑:此时的妈妈是(快乐、高兴、幸福……)C、紧握:这个动词体会(爸爸非常关心妈妈的病情,连睡觉也紧握着。)D、还有谁想说?哦,阳光也被画面打动了。这里有一个动词用的特别妙(探),可以换成什么词?(照、射、洒……)那这里作者为什么用探?(拟人的手法,感受阳光非常轻柔,不忍心打破这温馨的画面。)小结:同学们,这里的一笑、一握、一探就是生活中的小细节,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板书),感受到父母之间那种平淡但却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爱。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病房,再次感受这普普通通的爱呀。(配乐师生共同读第八段)7.同学们知道吗?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细节描写。作者通过感人的话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神情……这些生活中平淡的小细节却让我们体会到人物内心那份真挚的情感,那份浓浓的爱。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中还有很多,根据刚才的体会咱们接着交流。预设:A、“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前一个晚上……”:你抓住妈妈的话语体会,在妈妈心中,包饺子,煮饺子和自己的病相比,哪个重要?说明(心中时刻挂念爸爸。)B、“然而……去医院。”直奔:这个动词读出此时爸爸的心情(焦急万分、担心、心疼……)体会(爸爸顾不上旅途的疲劳,带着疲惫,忍着饥饿匆匆赶往医院照顾妈妈。)同学们,直奔这个简简单单的动作让我们感受到爸爸心中装着妈妈。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奔:奔向哪儿?(医院)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方向,这里读四声,这个多音字还可以读(一声)组个词C、再交流,你还发现哪些细节描写?“布满血丝、蹑手蹑脚”:爸爸照顾妈妈的辛苦,对妈妈关心。蹑手蹑脚:换个词(轻手轻脚、小心翼翼),体会:害怕惊醒妈妈,让她多睡会儿觉,多休息。D、“麻木”:妈妈关心爸爸。为让爸爸睡好觉,不敢动。手脚麻木却依然清醒含笑。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交流爸爸和妈妈生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