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的研究》说课稿【教材分析】《摆的研究》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一课。这课是在学生学习《运动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本课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几个因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第二部分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改变摆绳的长短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并设计实验方案。这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第三部分是在学生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与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都没有关系,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根据这一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四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控制变量”实验方法已经略有掌握,本节课通过改变摆线的长短进行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2、通过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精确的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验证态度。3、让学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4、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摆线、长尾夹2-3,银币3-5枚,铁架台,记录单,秒表,直尺【教法、学法】1、教法:我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的特点,我将采用实验法、对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果。2、学法:与教学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从生活中常玩的秋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激发学生探究意愿。二、学习过程:1、出示摆:先让学生认识摆锤、摆绳和摆角,并说明摆动来回为一次。接着大家拿出自己的摆,比一比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的多少,引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你认为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2、根据学生提出的假设,让学生说说探究方案及注意事项,我再加以补充说明,使学生意识到在实验中会控制无关因素,从而保证所要研究的问题客观、公正。3、开始实验验证:首先明确本次的测量方法是测量30秒内摆摆动的次数。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控制变量”实验方法已经略有掌握,本节课演示实验“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有没有关?”科学助理(找几位同学)协助老师完成,并强调实验室的注意事项;学生自已动手做实验来研究摆长与摆的快慢的关系。(1)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摆长与摆的快慢有没有关系呢?这里让学生讨论、发言,确定方案后,分组让学生动手实验。(2)学生实验和记录过程,教师巡视指导。在实验中,教师可以适当放手。也训练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3)汇报和分析数据;问: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结论?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大胆的推测。接着展示学生的记录表,让学生总结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没有关系,与摆长有关。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的越快。三、全课总结。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是关于摆的快慢与摆锤,摆长,摆角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验证,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摆的速度比较快?什么情况下摆的速度比较慢?摆的快慢与摆锤、摆角、摆绳是否有关系有何关系?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思考。接着我再出示课件:让学生从数据中得出了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摆角无关,只与摆绳有关。且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的越快。四、课后拓展作业。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处处需要科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你回家做30秒摆动30次的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