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九年级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共3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①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tā()败的小屋。杨绛《老王》②我和母亲也都有些wǎng()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鲁迅《故乡》③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④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2.下面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①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住?()改为()②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键壮,坚韧,如同骆驼一般。()改为()3.人物的称谓,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往往有不同的含义。请你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先生”的意思。(3分)①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唐雎不辱使命》)4.古人对对联往往因景而生,拆字成句。请用拆字法将下边的对联补充完整。(2分)还是小孩子的凌大岫和几个伙伴在山里玩耍时,遇到了一位放羊的老大爷,他早就听说大岫是小神童,抬头看看满山遍野的树林,道:“此木为柴山山出。”大岫一望烟雾蒙蒙的山霭,答道:“夕夕多。”5.书法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其中的草书具有龙飞凤舞、气韵流动的特点。请写出下列书汉字(10分)法作品中的四字成语。(1分)一、览自然之美景,慕古人之情怀。(22分)【材料一】登天都峰◆徐霞客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A)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B)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第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C);柏虽大于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①,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D)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节选)【注释】①峤:jiào尖而高的山。【材料二】七律登天都峰阅读(60分)雾隐天都浮碧翠,云遮醉石守岩门。千寻绝壁松探海,万丈悬梯客掉魂。落魄惊心鱼背迹,登峰造极玉台痕。低头揽尽神仙境,翘首能将日月吞。6.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①终亦不顾②独莲花与抗耳③澄源并肩手相接④暝色已7.请将“者”“以”“而”“既”四个字分别还原到文中的A、B、C、D空处。(2分)8.结合上下文,用四个逗号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2分)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9.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2分)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10.请找出【材料一】中与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境相似的句子。(2分)11.请指出【材料二】“千寻绝壁松探海,万丈悬梯客掉魂”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12.请写出【材料二】中的韵脚。(2分)13.【材料一】中徐霞客游天都峰或“攀草牵棘”、“手足无可着”,或“前其足”、“手向后据地”,这些除了叙写“登山”“下山”的过程外,还有什么作用?请略作分析。(2分)14.请赏析【材料二】“低头揽尽神仙境,翘首能将日月吞”中“吞”字的妙处。(2分)15.积累链接:请写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绘洞庭湖宏伟壮阔之景的句子。(2分)二、观国礼之精妙,赏苏绣之精美。(10分)走向世界的国礼——苏绣①2015年10月20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白金汉宫与来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互换礼物。习主席赠送给女王的礼物中,有一幅精美的苏绣——女王夫妇肖像《岁月如歌》,这副刺绣作品用精妙的中国苏绣艺术描绘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夫妇笑容可掬、岁月相伴的美好画面,整幅作品细腻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