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材料反映了什么?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如此局面,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一、农业的进步1、水利①西汉:_______治理黄河②东汉:明帝时_______治理黄河2、农具①耕犁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______②发明播种工具_______3、耕作技术:牛耕普遍使用_________的耕作方法汉武帝王景犁壁耧车二牛抬杠4、农作物①南、北方分别以_______、_______为主。②______广泛种植。水稻小麦桑麻问:左边所示的农具是什么?它有何作用?答:这是西汉的耧车,它大大提高了播种速度。:问:上面所示的耕犁法叫什么?它使于何时?此法较以前的耕作法有何优点?答:二牛抬杠耕犁法,始于西汉,优点是节省劳力。西汉的耧车西汉时的赵过首先创制的。这个耧车模型是一个三脚耧,工作原理是种子装在耧斗中,通过空中的耧脚将种子撒播到田地中;使用它可以同时播种三行;可同时完成三道工序(开沟、下种、覆土);可播种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它大大地加快了播种的速度,提高了播种质量。二、手工业的辉煌成就1、丝织业:已经使用_______,而且_______技术也很高,能织出精美的花纹。2、冶铁业:___汉的南阳太守_______发明了______,比欧洲早________年。三、商业,城市1、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将地方的_______和_______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______上的大一统。2、西、东二京:_______、_______。提花机染色东杜诗水排一千多铸币权盐铁经营权五铢钱经济长安洛阳素纱禅衣这是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素纱禅衣;它是由精制的罗纹绢制成,因其没有颜色,因此而得名“素纱禅衣”。这件禅衣长128厘米,重约49克,折叠后可以握在手中,可谓薄如蝉翼,轻如鸿毛,由此可见,汉代纺织业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冶铁水排模型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水排。这是根据《后汉书》和王祯《农书》中的有关记载复制而成的冶铁水排模型。现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水排利用杠杆和水碓凸轮的机械原理,以水为动力,带动皮制排橐鼓风冶铁;它节约了人力,也提高了冶铁质量。这种水排一直沿用到唐代。它的使用要比欧洲早1000多年。田为什么不让汉武帝治理黄河蚡?汉武帝开始为什么会听他的话?田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不让蚡汉武帝治河,因为田的田产在蚡黄河北岸,河道南移,他的田地就没有水患之忧.而汉武帝是因为有迷信思想,所以才听田的话蚡.1.(课本75页“活动与探究”第1题)看图分析:看上面的西汉长安平面图,想一想,东市、西市为什么在城的西北角?又为什么用墙围起来?答:汉朝实行抑商政策,所以长安的东、西两市不设在城中心,而设在西北角,并用墙围起来,以便于官府的控制和管理。2.(课本76页)找一找:西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有哪些?答:有犁壁、耧车、水排等。3.(课本76页)议一议:1961年,日本奈良的古墓里出土了一把钢刀,背上有东汉皇帝的年号。这刀是带到日本的,还是日本制造的,目前还不清楚。我国史书记载光武帝赠给日本来汉使者一枚金印,上写“汉委奴国王”。近代这枚金印又在日本被发现。你怎么看这些事?说说看。答: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和日本的交往已很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