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6年上半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海拔最高的牧区》教学设计课题摘要学科历史与社会学段初中年级七单元六教材版本2011人教版课程名称《海拔最高的牧区》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为第六单元青藏地区-海拔最高的牧区,因为地势高,以高寒牧业为主,少数地方可以发展青稞等高寒农业等。整堂课围绕青藏地区的牧业生产展开。教材突出介绍了青藏地区的自然条件,高寒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的牧业生产别具特色。无论是草原上的畜种,还是牧民居住的帐篷、身上穿的藏袍都是适应高寒环境的结果。青藏铁路的开通,牧民的生活也将发生变化。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对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初步掌握的基础上,有查找青藏地区的自然条件,高寒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的牧业生产的能力,查找适应高寒环境的草原上的畜种,还是牧民居住的帐篷、身上穿的藏袍。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重点:从地理环境、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等方面。难点:从地图和相关的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说明歌曲导入唱歌曲,观察生产生活特色歌曲插入新课授课看地形气候图地形气候图的插入新课授课生产生活图生产生活图的插入四、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方式与工具□课堂提问□书面练习□制作作品□测验□其它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1、我国有哪几大牧区?青海和西藏分别属于什么牧区?2、在高寒的环境下,青藏地区的支柱产业是什么?3、结合自然条件,青藏地区为什么适合发展这一支柱产业?(气温、降水、耕地类型、牧草品质)4、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农民,只有纯粹意义上的牧区和牧民,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5.青藏地区牧民的衣食住行特点?六、备注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歌曲的整合如果出现问题,播放不畅,就直接点击源文件播放。万一PPT不能正常播放,就直接板书思路授课。浙江省2016年上半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一、地理位置二、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三、生产特点四、生活特点五、青藏铁路的开通,牧区的发展备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参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