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作文学案高三年级2/3班教师:孙琳学生________作文讲评(传统节日和人造节)【学习目标】掌握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论证逻辑、语言流畅等方面的方法技巧。【学习重难点】反思自己的作文,查找存在问题,学习优秀作文;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论证逻辑、语言流畅等方面的方法技巧。【学习过程】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60分)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若没有日历的提示,一些传统佳节到底是哪天可能并不清楚。诸如“寒食节”、“重阳节”、“腊八节”,其起源、内涵、习俗早被淡忘。而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得到不少人的热捧;像11月11日“双十一”,5月17日“吃货节”等人造节日,也已成为大众购物消费的狂欢节。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我们需要节日?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节日?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一、立意角度角度一:为什么会出现轻传统节日重人造节日的现象?角度二:我们为什么需要传统节日(重视传统节日)角度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节日任选一个角度,确定文章的立意,不要力求面面俱到。思考角度:(现象---本质、原因、规律)内因、外因、物质基础、意识形态自然、个人、社会二、立意参考:1、我们需要的节日,是要有传统文化丰富其内涵的但是,我们需要的节日,也是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的2、我们不需要那些人造的娱乐节日对于国外的流行节日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态度我们应深刻铭记中华民族的节日3、保护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义不容辞的责任吸纳全球佳节,是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胸襟舍弃浮躁糟粕,是华夏儿女清心静气的象征4、过好传统节日,是对古人的尊重过好传统节日,能让我们更了解自己过好传统节日,能营造更好的社会风气5、挽救节日文化,能消减社会的浮躁风气挽救节日文化,能领略节日中美好的情感挽救节日文化,传承祖国文化三、作文情况反馈:1、不会写标题,标题与文章的中心论点没有关系2、首段没有结合材料,明确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3、主题段落的论述没有切合中心论点,想到什么写到什么4、不懂扣题5、缺乏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四、议论文注意事项(复习以前所学):1、什么是议论文?2、标题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该取一个怎样的标题?3、材料与文章的中心有何关系?文章的中心该怎样提出?4、中心论点与文章的主体段落有何关系?怎么论才能把问题论清楚?5、到底该怎样点题扣题?五、首段展示:就现在的年轻人而言,若是没有日历的提醒,完全不知道哪天有可能是传统佳节。反倒是对人造节,譬如说“双十一”光棍节等情有独钟。1、我认为,在这个物质横流的社会,大众的物质享受固然重要,但是,我们更加不能忘记传统节日。(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多半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3、我认为这样的一种现象倒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时代在发展,我们所需要的节日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六、片段赏析:1、我们需要节日,像西班牙斗牛节那样狂欢,观看牛的碰撞,把心中的不快吐露;像泼水节那样用水泼去心中的愤懑,让负能量与水一起流失;像英国的枕头节那样,彼此搏斗,释放心中的怨言,让心中的苦闷和枕头中的鹅毛随风而去。(《过一个学与玩的节日》)2、过节是一种精神消费,使我们在精神上得到满则,得到寄托,产生共鸣。过传统节日,可以让我们重拾历史,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了解节日的背景、发展以及意义。清明时节,我们扫墓、机组、踏青,祈求平安;中秋佳节,家人团聚在一起,共赏明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对远方亲人永恒的祝福。传统节日可以让我们在喧嚣中得到平静,在平静中回望过去,认识自己。(《传统节日不能忘》)七、优秀作文选读对人造节日应多些理性的思考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若没有日历的提示,一些传统佳节到底是哪天可能并不清楚。但是11月11日这天,恐怕却很少有人不知道了。这一天,被称为“光棍节”,源起于网络的狂欢。由于电商的热炒它已变成了一场不折不扣的购物节。无论喜欢这个“节日”与否,不可否认,在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