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科目八(5、6)班历史授课人王耀琴周次第十一周:备课时间上课时间2016.4.28.5.2--5.6课题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多媒体授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回归的时间、意义,主权的含义。2、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区徽及其含义。过程与方法:1、联系近代列强侵华等史实,归纳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形成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2、通过教材有关“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描述,认识其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本插图激动人心的情景,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2、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培育热爱共产党的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教具学具1、历史地图册教学1.纵向联系法。通过对过去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帮助理解本课的内容。2.影像辅助法。可以向学生放有关港澳回归的影视制2、多媒体课件方法品,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3.分析法。对于本课中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采用教师分析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4.讲述讲解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七子之歌.澳门》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歌曲?作者是谁?它表达了什么情感?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把近代史上被列强夺走的七个失地,比作被迫离开母亲的七个孩子。听,澳门在哭泣:“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那么,香港和澳门是如何离开母亲怀抱,又是怎样回归的呢?二次备课新课教学一、港澳台问题的由来1、香港的别离(结合地图)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一区1898年租借新界2、澳门的别离(结合地图)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晾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澳门的定居权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氹仔岛和路环岛。3、台湾的别离(结合地图)1949年底蒋介石败退台湾两岸分离至今。探究问题:如何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A和平统一B武力统一二、“一国两制”的构想阅读书本,合作探究:1、找一找:“一国两制”由谁在什么时候提出的?2、说一说:你能完整地归纳“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吗?先大声说给你旁边的同学听。3、想一想:“一国两制”实施的前提是什么?“一国两制”提出的目的是什么?“一国两制”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既要照顾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差别,又要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维护民族与国家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它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以祖国统一为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小结:“一国两制”时间、人物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目的维护国家主权,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意义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道路,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三、香港澳门的回归1、艰难谈判:2、签署协议: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87年4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欢庆回归3、欢庆回归:(播放有关港澳回归的视频)了解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的含义。讨论一:香港澳门回归,有何重要意义?讨论二: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有哪些?你以为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讨论三:你从香港和澳门两地被割占到顺利回归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强调: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1、香港澳门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4、全国人民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