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挥主讲:王礁2014、3、12拍点、线、图示、旋律线3预备拍、起拍、收拍4实拍、虚拍、直线拍、点拍指挥的基本姿势1主要内容46分句、呼吸、任意延长、休止7左右手分工和配合力度、速度原拍、分拍、合拍5主要内容4810总谱读法11指挥的层次设计12指挥实践非规范图示和动作9主要内容4一、指挥的基本姿势一)、体位要有正确的身形与站位。及松弛,不紧张,又有让合唱队员充满凝聚力的稳定感。做到:1)肚子不挺、不弓、身体不斜,同步不要太过前倾:2)双脚与肩平宽,或一只脚稍靠前:3)肩与大臂应当放松,不要夹,僵硬,否则会影响手的运动,贻害无穷:4)在指挥的运动过程中,身形与站位可有变化和移动。一、指挥的基本姿势二)、臂位1)臂伸出长度需适中。肘部位置宜略高(肘部若不提起,常有“卸”的感觉2)手运动范围,上可至头顶上方,下可至腰以下,左右可达180度的区域。手的活动范围的大小同歌曲性格的要求,同合唱的性质(如成人合唱或童声合唱)有关。一、指挥的基本姿势三)、手位1)指挥主要使用手,手型应有控制杆。手指稍弯,手掌如握物状。掌心通常向下,也可向内,,有时也可向上:一、指挥的基本姿势2)手位的通常毛病是:(1)手型太松软(2)手型太僵硬一、指挥的基本姿势(3)五指过于平直(4)五指分叉一、指挥的基本姿势(5)五指过于捏拢:(6)某几个手指习惯性翘起:一、指挥的基本姿势(7)某几个手指习惯性向掌心弯曲:一、指挥的基本姿势四)、运动中的手位、臂位1)运动中的手和手指,既要有一定的节奏轮廓,又要有适当的漂浮感,不要太僵,也不要太松软,通常如下:(1)小幅度的连音和半连音的音乐,有小臂带动手腕,运动的幅度适中。(2)宽广、激情的音乐,大臂带动手腕,运动的幅度较大:(3)音乐短促、灵巧时,主要小臂的小范围弹性动作来带动,运动的幅度较小。(4)音乐柔和、细腻时,还可能带动手掌、手腕甚至手指参与到指挥中来。2)常见的毛病是:(1)腕部太松软,因而缺少控制感:(2)过分用手腕做支点来使用手掌,形成不好的“拍打感”(3)肘部太松软,因而缺少控制感(4)过分用肘部作支撑点,既牵制了臂和手的活动,也过多的带动了身体的动作(5)过多用肩部作为支撑点,既牵制了臂和手的活动,也过多的带动了身体的动作。初学者应当强调手腕、肘部、小臂、大臂和身体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一、指挥的基本姿势五)、手位的表情示意和音色感1)有力:实握或半握拳2)抒情:手指稍松软、手型微张一、指挥的基本姿势五)、手位的表情示意和音色感3)细致:常将拇指与终止月是指靠拢4)弱、渐弱:掌心向下有抑制感。一、指挥的基本姿势五)、手位的表情示意和音色感5)强、渐强:掌心向上、有扬起感。6)提醒、注意:常用食指、有提醒的示意等一、指挥的基本姿势五)、手位的表情示意和音色感7)男、女高音音色需明亮的位置发音,8)男、女低音音色需厚实的胸腔位置发音,指挥手位和手腕位置偏低。指挥手位和手腕位置偏高。二、拍点和线、图示、旋律线一)拍点和线指挥的图示由点和线构成,一般来说,音乐的控制唱需要通过点—拍点(亦称实拍和有控制感的线(控制性虚拍)来达到。1)拍的起点和拍的范围图二、拍点和线、图示、旋律线2)拍的的作用:拍点在音乐进行中起着支撑的作用。(1)统一在拍点上发音;(2)明确音乐进行中的拍于拍的节奏。尤其对控制渐慢、渐快更其重要作用;(3)为在拍点和在后半拍的发音器预备拍的作用;(4)为音乐净重的呼吸、分句、附点、后半拍等等给予提示;为停顿、收束起预备拍的作用。二、拍点和线、图示、旋律线3)拍点的形成拍点是在手掌下落到下方时,在假设点上打出一个反弹动作。(1)点的位置大约在腰部,不要将位置处得太高(2)在拍点位置上的弹起和下落的线条,应成为锐角而不是钝角。(二、拍点和线、图示、旋律线。(3)拍点的形成市轻轻一推—弹起—自然落下,再周而复始,拍点之后,手的走势应当是弹起向上,而不是拉起向上。(4)拍点的“点”的位置应在掌心。(5)拍点的练习过程可以有下列过程:(6)肩、臂部不要僵硬,应处于松弛状态。先单手练习,待基本掌握后再加上左手。二、拍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