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知道少数民族的名称、风俗?蒙古族藏族彝族白族维吾尔族满族第5课“和同为一家”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藏族南诏彝族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一、“天可一、“天可汗”汗”开明的民族政策隋唐之际,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的东突厥兴起,他们不断骚扰唐朝辖境的。突厥的侵扰构成了唐北方、西北方的最大边患。假如你是唐太宗,你将如何解决突厥与唐的关系呢?一、“天可汗”:一、“天可汗”:11、唐对东突厥的开明政策:、唐对东突厥的开明政策:(1)战争:扫平东突厥。(2)册封东突厥贵族首领。(3)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一、“天可汗”:一、“天可汗”:22、“天可汗”:、“天可汗”:在唐朝开明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柳宗元(小组讨论)(1)松赞干布对吐蕃作出了哪些贡献?他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2)唐太宗给文成公主准备了什么嫁妆?为什么?(3)你如何看待文成公主入藏?你能说说文成公主的故事吗?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禄东赞有些紧张,神态十分恭敬,说明他对求婚这件事十分重视,生怕遭到拒绝。唐太宗则很安详,说明他已胸有成竹,准备答应吐蕃的求婚。二、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青藏高原)二、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青藏高原)11、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基本统一吐蕃各部,定都逻些,建筑布达拉宫;密切与唐朝的关系,广泛吸收先进文化;对吐蕃进行社会改革,促进青藏高原的发展。2、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的原因:仰慕中原文化回纥回纥南诏南诏吐蕃吐蕃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文成公主33、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和亲:(1)文成公主的嫁妆:(2)和亲的重大意义: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吐蕃人民赞颂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33、唐蕃友好关系的新发展:、唐蕃友好关系的新发展:唐中宗时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唐玄宗时唐蕃“和同为一家”;唐穆宗时唐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唐蕃会盟碑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成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上书皮逻阁云南王点苍山会盟南诏“请全部部落归附汉朝”“永无离贰”崇圣寺三塔三唐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三唐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三、唐朝与西南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三、唐朝与西南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11、唐玄宗支持南诏首领皮逻阁统一西南,、唐玄宗支持南诏首领皮逻阁统一西南,并封其为云南王。并封其为云南王。22、点苍山会盟:南诏全部归附唐朝。、点苍山会盟:南诏全部归附唐朝。皮罗阁云南王南诏“请全部部落归附汉朝”“永无离贰”崇圣寺三塔点苍山会盟小雁塔崇圣寺三塔在云南大理城西北崇圣寺内。图上的大塔叫千寻塔,建于唐代南诏保和时期,塔高69米,有16层,塔心中空,古代有井字形楼梯可供人攀登。千寻塔的后面,有南北两座小塔,建于五代,高38米左右,均为十层,塔身外面涂抹白色泥皮。三塔的建筑规模宏伟,设计水平高超。历经1915年和1925年大地震,三塔仍安然无恙。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南诏云南洱海一带,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受中原影响,丝织、冶铁、建筑业发展加快。8世纪前期,六诏统一。南诏贵族子弟到中原学习,汉族工匠进入南诏,大大加快南诏的发展。大理三塔四、族名四、族名::1、东突厥:蒙古族2、回纥:维吾尔族3、吐蕃:藏族4、南诏:彝族、白族5、靺鞨:满族突厥吐蕃南诏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和亲签订盟约学过的唐朝的衣食住行中能反映出学过的唐朝的衣食住行中能反映出“和同为一家”的史实有哪些?“和同为一家”的史实有哪些?11、饮茶风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