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及描述行走的路线。本单元是在学生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方位知识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教材注重实践和探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使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3.使学生能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1)认识东、南、西、北(1课时)(2)地图上认识方向(1课时)(3)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1课时)(4)简单的路线图(1课时)(5)练习课(1课时)(6)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引用的实例要有普遍性、趣味性,以便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理解抽象的概念。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做例子,把教师演示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结合,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与抽象思维能力。1.认识东、南、西、北课题认识东、南、西、北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认识。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习重点学会在具体情境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习难点正确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时钟。学具准备:记录纸、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1.课件展示: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提问:你们知道太阳是从什么方向升起的吗?2.课件展示: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1.结合常识回答。2.根据生活经验填一填。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填一填。(1)在()的上面。(2)的左边是(),右边是()。答案:(1)(2)2.用太阳来表示东方,填出方向。3.转一转,填一填。面向南,后面是(),向左转是(),向右转是()。答案:北东西4.想一想,填一填。傍晚太阳要落山了,这时如果你面对着太阳,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答案:西东南北二、合作实践,探究新知。(25分钟)1.把学生带到操场,借助太阳,辨认东、南、西、北。(1)引导学生思考:早晨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晚上太阳从什么方向落下?(2)思考:左手指什么方向?右手指什么方向?(3)两人一组,互相说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4)讲述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之间的关系。2.指认校园内的四个方向。3.回到教室,课件出示例1图。(1)小组讨论:学校的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图书馆在校园的面,体育馆在校园的面。(2)操场四个方向的建筑物,哪两个是相对的?4.师生共同总结辨认方向的方法。1.(1)学生面向东方,指认东、西方向。(背对的方向是西方)(2)学生操作,明确:左手指北方,右手指南方。(3)两人一组,操作练习。(4)学生明确: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的关系。2.学生指认校园内的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