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微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只利用学具操作,有一定的局限性,不直观、不便观察,所以我设计了直观易懂、形象有趣的多媒体课件,既省时,又高效,不仅解决了不便操作、不便理解的问题,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较好地渗透了转化的学习方法。设计目标:1.通过切割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2.通过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3.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设计环节:1.猜想圆柱的体积公式并验证。通过复习“圆的面积”是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出来的,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来推导验证,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2、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在操作的基础上,欣赏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把圆柱通过切、拼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3、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圆柱的高,从而得出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今天我们来学习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了,那么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呢?圆柱的体积计算会和什么有关?和老师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吧。回忆一下,我们在计算圆面积时是怎样推导的呢?我们是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推导出圆的面积=πr×r,用字母表示:S=πr²。二.转换探究新知:我们把圆转化成了近似的长方形,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同学们猜想一下,圆柱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立体图形呢?是的,仍然运用切一切,拼一拼的方法。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把圆柱割成什么物体?哦,是长方体。②拼成后的长方体体积与原来圆柱体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怎样?它们相等。③底面积大小关系怎样?高的大小关系又怎样呢?是的,也都相等。④你能根据这些关系,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吗?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而长方体体积又等于圆柱的体积,同理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三.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