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学科地理年级八年级课型新授教师姜红艳单位百合外国语学校课题名称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学情与教材分析一、学情分析要点本节是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这一节用1课时讲授,本节的内容主要是: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从本章开始,逐步学习分析区域的具体方法,把区域分析深入各个方面。二、教材分析要点: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的区域特征,初步掌握了分析区域特征的知识储备,需要把这些知识进一步迁移和深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根据地图说出东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国家和省去等地理位置特点,并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进行简单分析,评价。2、根据地图说出东北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总结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3、利用图文资料分析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过程与方法1、阅读分析东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国家和省去等地理位置特点,培养学会描述某个区域地理位置方法。2、了解东北地区地形特征,学会描述某个区域地形特征的方法和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祖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美丽的祖国勤奋学习,为保护祖国的环境从小事做起。教学过程与方法(一)激趣导入:播放经过剪辑的电视片《闯关东》,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关东在哪儿?进入第一部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学习。(二)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位置:1、学生读图,同桌互相描述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东北濒临的海洋、邻国、邻省(省级行政区划),找出东北三省的省会,回顾东北三省的简称。2、学生分学习小组读图,试着描述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请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读图结果。3、学生分组探究:(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比较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海南岛的纬度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三)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1、学生读“东北地形图”,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试着归纳东北地区地形分布的特征。2、学生读“沿东经125°东北地区剖面图”和沿“北纬45°东北地区剖面图”,试着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3、分小组探究:(1)东北地区河流流向与地形分布的关系。(2)东北平原与东北地区河流的关系。(四)读图探究东北地区的气候差异1、学生回顾中国的气温分布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2、学生读“东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计算东北地区最北边和最南边的气温差异是多少。东北地区冬季的气温可能给河流带来哪些影响?读“东北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看看东北地区大部分地方七月平均气温在多少度以上?3、学生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看看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归纳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读图观察长白山东南和西北两侧的年降水量有什么不同?造成这个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地形对降水的影响。4、学生分组读“图6—14”,归纳东北地区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A、B、C三地哪个是大连、长春、哈尔滨,并说出判断依据。5、学生分组探究:根据课本P30的活动题3,了解植被与气候的关系,试着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五)课堂小结1、学生同桌互相讲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教师总结,将板书补充完整,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六)课堂检测1、东北平原主要由、和三个平原组成。2、东北地区属于气候,冬季,夏季。3、下列城市中,冬季气温最低的是()A、漠河B、哈尔滨C、长春D、大连4、辽宁省濒临的海洋是()A、渤海和朝鲜海峡B、渤海和黄海C、黄海和朝鲜海鲜D、渤海和东海5、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A、辽河B、松花江C、乌苏里江D、黑龙江板书设计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二、地形特征三、气候特征作业或预习课时训练19页自我评价导师评议单位:姓名: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