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Get到这14个人格特征,你算不上成熟文:武志红|来自武志红的微信号(ID:wzhxlx)一名妇女,她是没有受过教育的、贫穷的、完完全全的家庭妇女和母亲,她所做的那些平凡工作没有一件是创造性的,然而她却是奇妙的厨师、母亲、妻子和主妇。花很少的钱,而她的家庭不知怎么的却总是十分美好。她是一个完美的女主人,她所做的膳食是盛宴,她在台布、餐具、玻璃器皿和家具上的情趣是无瑕的。她在所有这些领域中,全都是独到的、新颖的、精巧的、出乎意料的、富有创造力。我的确应该称她是具有创造性的。我从她那里以及像她一样的其他人那里学到:第一流的汤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马斯洛创造力的源头是自主“自主创新”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个国家或社会的“自主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大话题,本文只试着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一个小话题:一个普通人如何成为一个“自主创新”的人。现在,“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程序”等词汇很流行,就好像有那么一套像魔法一样的模式,只要我们掌握了,我们就可以给每一个问题找出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来。但是,美国心理学家、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的马斯洛反对这种“创新模式论”。在研究了林肯、杰斐逊、爱因斯坦以及一些普通人(如本文导语中提到的那名家庭主妇)等48位自我实现者或可能的自我实现者之后,他提出:创造力是自我实现者人格的“副产品”。“自我实现者”是一个被炒作太多的词汇,它笼罩着很多神秘的光环,已变得越来越难以理解。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自主”——成为你自己,自己决定自己,自己为自己负责。换句话就是说,你“自主”了,就自然能“创新”。自主人格的十四个特征自主与盲目的自我中心有本质的区别。自主者既能深入地理解世界,又能真诚地看待自己,他们的自我更和谐,他们与世界的关系也更和谐。而盲目的自我中心主义者是没有原则地坚持自己。马斯洛认为,真正自主的人具备以下一些人格特征:(1)准确和充分地认识现实马斯洛将人的认知能力分为两种:B认知,即存在认知;D认知,即匮乏认知。具备B认知的人,现实是怎么回事,就怎么认识,不会按照自己的需要、想象或欲望去认识现象。不自欺是具备B认知的人最明显的特点。相反,具备D认知的人,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想象或欲望去认识世界。古代的花喇子模国,据说有个传统:每次打完仗后,如果信使报来战败的消息,国王就把信使斩首;如果报来战胜的消息,就会得到奖赏。这个国王,就是最经典的D认知。他有一种天真的逻辑:如果大家报的都是好消息,那么就会有好事情发生。这个故事很遥远了,但D认知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没找到工作,最后沦落到一个偏僻山区的伐木场做工人。他发愤图强,每年都考研究生,每年的学校都不一样。一年北京大学,一年人民大学,一年又换成吉林大学。他似乎学习得非常刻苦,但学习成绩不升反跌,关键的英语科一年比一年分数低。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因为他其实对考研一点信心都没有,他只是借考研这件事情让身边人知道,他是一个大学生,他还有着上进心和远大理想。但他不是清晰地分析形势,按照实力报考学校,而是每年都不切实际地报考名校名专业,并且在复习时也毫无方法可言,他甚至都不去查他所报专业今年的参考书是什么。这是典型的D认知,因为内心中需要什么去证实自己,所以他就去制定一个考研的目标。因为他需要自信,所以他就对别人也对自己说,他一定能行。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中的小男孩,看到了皇帝没穿衣服,这是最经典的B认知了,有B认知的人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改变自己对事物的原初认识。B认知是自主人格的基石。(2)宽容但又嫉恶如仇他们能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深切地理解人性的脆弱,从而具备高度的宽容;另一方面,他们对人性中的恶又有高度敏感和抵触。譬如已逝的作家王小波,他的作品对恶和人性弱点描绘得入木三分,嘲讽起来仿佛不留余地。但同时,他的作品中又有无限的宽容。很多作家或艺术家也是才气横溢,但他们的人格却有明显欠缺,譬如凡·高和拜伦。马斯洛认为,这些人属特殊人群,他们仿佛是从遗传中得到了天分,但这些人要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