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岭学校小学部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16﹡《鲁滨孙漂流记》(一课时)执笔:105审核:六年级语文备课组课型:新授课执教时间:2016年3月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2、学会体会鲁滨孙不拍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激发学生读原著,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要流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补充课前三分钟1、课件出示关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一些困难的图片。2、谈谈自己的感受,应该怎样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呢?引导对本篇课文的学习。分享资料直观感受1.观察课本插图,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说,如,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等。)他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板书课题)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3.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孙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通过资料的交流,展示,了解主人公的人生境遇。读词句段整体感知1.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3)安全-防御。(4)孤独-救助“星期五”。2.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通过课文当中的重点段落和关键词句,了解预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指导。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德育渗透1.浏览精彩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精彩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2.快速默读,了解主要内容。(主要写了鲁宾逊在绝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用理智战胜失望,改通过快速浏览,体会主人公精神品质。善生活。)3.感悟精神光辉。(1)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孙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3)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的人”来说一句话。(如,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能及时调整心态,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获得有意义的问题;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一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热情地投入到实在的生活中去。)4.德育渗透: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鲁滨孙”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读了这部小说,老师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请根据阅读本文的启示,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或自己的座右铭。通过鲁滨孙的事迹,达到启迪人生意义。课堂小结积累语言1、师小结:鲁滨孙后来回到了英国,成了一个百万富翁。你想了解这些情节吗?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原著,并做读书笔记。2、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丰富语言积累,激发阅读兴趣。板书设计16﹡鲁滨孙河流记住──吃──安全-孤独-坚强的意志,毅力,智慧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