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VIP免费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_第1页
1/24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_第2页
2/24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_第3页
3/24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形象: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好的艺术形象是审美物象和审美意象的统一,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之间是契合交融的。(情景交融)不同艺术体裁创造艺术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其中的艺术形象的特征也不相同。(诗文有别)(一)中国艺术重视“形象”的塑造是否具有形象性,是评价作品艺术性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借形象的景或物或事来抒发抽象的情,解说抽象的理。如何形象表情?——怎样描写愁?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李清照:还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如何形象说理?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插秧偈布袋和尚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运用:以形象的事物表现抽象的事物如何画“风”?如何画“香”?踏花归来马蹄香(二)诗文有别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常常“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创造的形象蕴涵了更为深远的意旨,或者说形象能够引发超出形象本身的更为深远的情蕴。因此欣赏诗歌需要仔细品位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散文:中国古代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说是一种比较舒展的艺术,句式散体化,篇幅可长可短,表情达意不受格律的限制,可以兴之所至,自由挥洒,因而散文中的“意”表达得更为明白显豁。诗中的形象往往兴象玲珑,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在语言表达及结构方式上常表现为跳跃和省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散文较之诗歌更为具体逼真,与实际生活更贴近。在语言表达上要规范一些。散文: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小说: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诗歌:一个人给大地弹到月亮里★不同散文类别中的艺术形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①山水游记类散文——具有独特风貌韵味的山水风物②人物传记类散文——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③说理类散文——直观准确的事实论据④叙事类散文——细致生动的事件⑤抒情类散文——真挚感人的情感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赏析示例赏析要点一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富含趣味,为避免行文单调重复,作者用精彩变化的笔墨,抓住了各处景物的特征进行描绘。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峭石: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澎浪矶:虽无风,亦浪涌。大孤山: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寥寥数笔即描绘出各景物鲜明独特的形象。赏析要点二在写景的过程中,作者善于改变观察角度和观察点来进行描绘,将一幅幅立体可感的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定景换点写烽火矶时,有舟中的远望,有抛江过其下的近观,又有一石“杰然特起”的特写镜头。写小孤山则有“自数十里望之”的远望,“愈近愈秀”的近观,“冬晴夏雨”不同季节的变化以及乘艇游庙的经历。◆特别是对小孤山的描写,观察角度和观察点的灵活多变,充分地展现了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赏析要点三由于景点太多,如果仅是孤立地写出特征,也可能会失之分散。作者注意了景点间的联系。一是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的描写,构成整体背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二是注意各景点地理位置上的联系,以游踪将各处景物串联起来。移步换景文章屡次写江流和船行,即在分散的景点中贯以线索。写澎浪矶和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写大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比,更见出其间联系,从而串珠成链,由各景点共同组成一幅长江山水图。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苏轼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对比阅读苏诗简洁地写了山色水貌、江阔山小,山势险峻、江水汹涌。轻盈点染,凌空飘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