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二)(考点10、11)VIP免费

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二)(考点10、11)_第1页
1/16
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二)(考点10、11)_第2页
2/16
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二)(考点10、11)_第3页
3/16
考点11知道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径,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c)考点10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事件(c)一轮复习2016年中考社会思品一轮复习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P114-115考点解析1.知道年代尺和纪年,会根据年代尺和纪年计算获取历史事件的时间信息。初步形成历史时序概念。2.能认识不同类型的资料,学会从这些资料中获取信息。3.能分辨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等史料的不同价值。4.能运用不同的资料评析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知识梳理一、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1、时间(1)朝代: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如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2)时代:我们把脚长的时段称为时代。如“青铜时代”“战国时代”“工业时代”“近代”等,时代的划分可以有多样的标准(3)世纪:每一百年称为一个“世纪”。一般来说:百位和千位上的数字“+”1;当某年的个位和十位都是0时,只要看百位和千位上的数字即可。(4)年代:每10年称为一个“年代”。如:1840——1849年为19世纪40年代。一般来说:十位上的数字是几,就是几十年代。知识梳理一、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1、纪年(1)年号纪年中国在西汉武帝以前,历代帝王都是以自己在位的时间计算年代。至汉武帝,首创以年号纪年,定公元前140年为“建元”,这一年就是“建元元年”,“建元二年”就是公元前()年。此后中国古代文献就采用以皇帝年号纪年的方法。年号往往含有吉庆祥瑞、国泰民安之意。新皇帝登基,就要改用新的年号。明朝以前,一个皇帝可先后使用一个以上的年号。到明清时期,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如康熙帝、乾隆帝等。(2)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如“甲午战争”,表明事件发生在甲午年139知识梳理一、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1、纪年(3)民国纪年是中华民国的纪念方法,表记时称作“民国**年”。纪年方法以公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换算成民国纪年:(4)公元纪年公元元年(公元1年):基督教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以公元元年为界,向前推算,是公元前某年,数字越大,时间越早。以公元元年为界,向后推算,是公元某年,数字越大,时间越晚。没有0年。计算时间跨度的小窍门:1、前者不跨越公元前后,只需将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减。|A|-|B|=|C|2、后者跨越公元前后,将两数的绝对值相加,再减去一年。因为公元前一年与公元元年之间没有零年。|A|+|B|-1=|C|民国11年:1912+11-1=公元1922年公元1949年:1949-1912+1=民国38年知识梳理1、根据史料的表现形式二、史料的类型(1)文献资料史书竹木简甲骨文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它文字和音像资料。(2)实物资料指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如遗址、墓葬、出土文物等(3)口述资料指人们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回忆录、采访记录等。是对文献资料的一种补充知识梳理2、根据史料的价值二、史料的类型(1)第一手资料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资料,由同时代或者距离那个时代较近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包括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实物等。证据直接,准确性、科学性强(2)第二手资料从当事人或目击者那里转述得来的资料。传说、后人写的历史著作等。证据间接知识梳理三、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径如何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查阅文献档案、观看历史纪录片、考查遗址遗迹、参观博物馆、调查访问四、评析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1、全面性2、主流性3、历史性4、阶段性5、史论结合知识梳理全面性评价时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又要认识其消极的一面(局面性)。全面地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举例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评价知识梳理主流性应抓住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应把评价重点放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上。举例秦始皇的评价,有五种观点,哪种观点比较接近历史真相?1、秦始皇是个暴君;2、秦始皇过大于功;3、秦始皇过大于功;4、秦始皇功大于过;5、秦始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二)(考点10、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