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艺术领域《剪窗花》幼儿水平:理解对称;能够熟练运用剪刀;已掌握对称剪和四方连剪的方法预设目标:1、能够在折纸的基础上剪出完整的窗花2、能够在尝试、观察和讨论后发现折纸剪的规律3、感受剪窗花过程中的乐趣,在展示作品后获得成就感材料投放:1、各种典型窗花的范样(可激发幼儿好奇心与兴趣,示范时讲解和对比时用)2、各种彩色纸若干(幼儿可根据需要和喜好自行选择)3、剪刀(两柄环适于大班幼儿伸进,圆头)4、装纸屑的塑料筐(养好不扔碎纸屑良好习惯、笔和泡沫展板等)活动过程:1、窗花展。以作品导入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窗花,感受窗花美,培养幼儿对窗花的欣赏情趣,激发幼儿学习制作窗花的积极性。指导重点:本环节中教师的提问,每个问题都要有的放矢,避免繁冗。旨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引导幼儿思考的方向,进行有效观察,避免过度、盲目兴奋;兴趣暂停与迷失,使幼儿了解剪窗花技能的关键的知识点,帮助幼儿为下一步骤的学习确立目标。如:我们每一个小窗花是完整的纸呢,还是碎纸组成的窗花呢?这张纸上哪里镂空?2、幼儿自主探索尝试剪窗花。幼儿根据各自能力高低选择折纸的次数制作窗花雏形。起初本环节初教师不做任何引导,但需制订游戏规则“每人只能剪一刀”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自行选择位置剪。重点指导:教师耐心地观察,在第一次尝试剪纸后,在与幼儿对话交流中对典型作品进行评价,引出基本剪窗花的要点。如:他的窗花怎么都碎了,不能成为一个整体,怎么办?(不能够将两个长边分离)你的窗花是一个整体,怎么剪得呢?(不能把打不开的哪一条边完全剪掉)再看看老师剪一个怎么样?大家再试一次剪一下,剪出一个完整的窗花。引导幼儿追求克服困难的愉悦心理,使之在求胜的过程中察觉剪出完整窗花的关键性要素,此环节针对活动重点进行。3、老师示范基本剪法。在示范的过程中,与幼儿对话交流,吸引注意力,之后由幼儿模仿。“中间有镂空,怎么剪得呢?”(剪中心角部位决定窗花中心纹样)“剪短边,看看哪里变了样?”(剪短边决定窗花外缘纹样)此部分幼儿既能剪出完整的窗花,利于幼儿发现窗花纹样变化的规律。4、展示、交流经验。如:记住你是怎么折、怎么剪的?等会儿要请你介绍给大家听的。你剪出了一个什么形状的窗花?你对折了几次,在能打开的边剪得还是不能打开的边剪得呢?在评价的同时拓展其他幼儿的思维。强化难点部分。5、再次操作和探究。可以先由幼儿口述理想中的窗花,老师引导:“我想剪一个中间镂空的窗花,剪哪里呢?”“剪中心角!”在操作中,验证幼儿自己总结纹样变化规律并强化印象,能够自行有目的的设计完成窗花的制作。重点指导:老师要有针对性的和随机的进行指导,完成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你认为还可以怎么剪,会更漂亮?”再次操作的成功经验可加深幼儿脑中的记忆痕迹。6、展示。把幼儿的作品贴在班中窗户的玻璃上进行展示,用自己的力量布置教室迎接新年,体验自主探究的成功和美的愉悦。为幼儿创造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情境,易于幼儿体会出学有所用,延续活动初期萌生的兴趣,进一步激发求知欲,激励幼儿继续探究新的问题,整个教学活动自然的在探索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