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开会迟到发红包”想到的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小学王娟娟手机:13871682166QQ:316315271一次学校周工作例会结束时校长笑盈盈地发布了一条新规矩:凡开会迟到者奖励发微信红包总金额不低于10元,保证人手一个。新令一颁布,会场上大家面面相觑,微笑不语。一直以来开会迟到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六十来号人拖拖拉拉,开会不能准时进行。虽有制度有考勤有通报,但执行起来却不易。总觉得老师们工作繁忙手头有事,迟到一两分钟记个迟到、再扣考核分有些不近人情。于是迟到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开会时间一到,校长时常阴沉着脸,大家焦急等待,心里很不痛快。下一周工作例会如期而至,临近开会还有十几分钟时,办公室里的一位小年轻就开始吆喝:“快走快走,快点去抢红包,去晚了抢不到喽!”一路上,看到同事们个个脚步匆匆,喜形于色。来到会场一看,天啊,比咱们来得早的人多了,齐齐整整的。校长笑盈盈地说:“大家快点打开手机,抢红包呀,今天开会没人迟到,我给大家发奖!”从此,开会无一人迟到。笔者窃想:假设有天我迟到了,就给大伙儿发个红包权当联络感情了。校长这一别致、给人留情面的人性管理---“开会迟到发红包”,让批评瞬间变成了奖励。由“开会迟到奖励发红包”,笔者不由地想到了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这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了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之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心理学“南风效应”的出处。“南风效应”和“开会发红包”带给笔者同样的启示:有时我们试着改变一下自己,换个思路想问题。批评人的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批评不只有声色俱厉一种,也能像南风一样洒下温暖。于是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尝试改变自己。班上同学们每天都抢着去搬牛奶。前几日小林总是忘了做值日,笔者便把为同学们搬牛奶这个“美差”奖励给他。他乐此不疲地干了三天,同时也记得做值日了。他还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能为同学们服务很光荣。当有同学迟到时笔者不再厉声训斥,而是让他展示给同学们唱支歌或背一首诗。在班级图书角不履行借书手续的事情时有发生,笔者发现后,同学们会自觉遵守班规----从家里带三本书分享给大家看。不敢想象,笔者曾经怒对学生、拍桌、打椅,甚至变相体罚,只会使学生“大衣裹得更紧”,不但达不到教育目的,而且还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今天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我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达到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老师用爱呵护了孩子极其脆弱的自尊,孩子在老师的宽容中向善向美。笔者发现原来批评也可以变得温情,如冬日暖阳一般明媚。上二年级的儿子不爱看书,他不止一次地表示出对我的喋喋不休感到讨厌。他只是偶尔翻翻他的漫画书,笔者抓住机会,偷拍了好几张他专注看书时的照片。一天,我神秘地问他:“孩子,你很帅气,但你知道你做什么事情时的动作最优美吗?”他摇摇头。我郑重地告诉他:“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数你看书时的样子最美,越看越优雅!不信,你自己看看。”说完,翻出照片,他看到自己陶醉在书中,时而微笑,时而深思,真的很漂亮。从那以后,他坚持重复这样优美的动作,变得爱看书了。一次课间,笔者老远就听见教室里“砰砰”的声响。走近一看,原来是小涛正在教室后面忘我地玩篮球。他站立,双膝微微弯曲,双手托着球,然后猛地往上一跳,在跳的那一瞬间把球“砰”的一声砸在教室天花板上。他看到突如其来的我,诧异中有些惊慌。笔者并未发火,径自走到他跟前称赞道:“篮球玩得不错,快赶上姚明了,说不定你会在这方面有所发展。我给篮球社团老师说声,你加入如何?下次社团展示,大家还要欣赏你的表演呢!”他满脸惊疑地望着我,不知所措。“不过老师对你有点小要求,教室这个地方投篮放不开,你以后到运动场上投篮吧。”他红着脸说:“我错了,请相信我,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了。”后来,他果真成了篮球社团中的一名猛将。当我们擦亮眼睛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