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美妙童音(聆听歌曲《猜调》演唱歌曲《摇船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听辨出《猜调》歌曲中的速度变化。(能力目标)2.通过表演《摇船调》,了解一问一答的对歌形式。用对歌的方式和同学合作演唱《摇船调》。(能力目标)在歌唱学唱中认识反复跳跃记号,懂得其演唱(奏)方法。(知识目标)3.通过聆听《猜调》和学唱《摇船调》乐于收集谜语和小伙伴分享猜谜的乐趣。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建立珍爱童年幸福的情感。(情感目标)教学重难点:1.听辨出歌曲中的速度变化2.了解问答对歌的演唱特点。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有序的进音乐教室。二、聆听歌曲《猜调》1.导入:师:今天的音乐课,江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玩猜谜游戏。你们玩过这个游戏吗?生:。。。2..初听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和内容。师:哦,这么有趣的啊!今天的猜谜游戏我们就在音乐当中进行,你听。。。(ppt1:)生:。。。猜谜语。有问的,有回答的。师小结:音乐里猜谜。这一首云南云南民歌(揭示歌名)《猜调》那你听出了歌曲当中问了什么?答了什么?生。。。师:咱们班的同学真聪明,很快就猜出来了。看样子同学们还都挺喜欢猜谜语的。这种一问一答猜谜形式不光出现在谜语中,用问答形式演唱的歌曲叫做“对歌”(ppt2:)3.复听:师:同学们仔细听听歌曲的情绪在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变化体现在哪里了?(ppt3:)生。。。()三、演唱歌曲《摇船调》1.导入:师:音乐猜谜好玩吗?好让我们快乐继续!小耳朵准备好,脑筋动起来!2.初听歌曲:师:(ppt4:)师:谁来说一说?生。。。客家小朋友一边划船一边猜谜语。一问一答的在对歌。3.按歌词节奏进行猜谜问答。师:恩,同学们听出来了这也是一首对歌。(揭示歌名《摇船调》)是一首台湾民谣《摇船调》。再听。师:刚刚听完了歌曲,让我们一起来玩这个猜谜游戏吧!(ppt5:)师:老师来问同学们谜语,同学们用和老师相同的节奏来回答谜底。A:师问生答。B:生问师答。3.学唱歌曲师:同学脑筋都动起来了,真棒!这个猜谜游戏是小朋友在划船对歌当中进行的,那歌曲的那一句是表现划船摇橹的情景呢?让我们聆听音乐找一找。三听(ppt6)生。。。嗨呀啰的嗨哟师:回答正确。这是衬词,在这里表现人们划船摇橹时的情景。我们唱的时候要像划小船,稍微有点力。让我们拿起船桨,做划船的动作把衬词部分唱一唱。(师钢伴范唱,生跟唱)师:同学们稍微用点力,我们的小船划起来了。那我们前面的部分要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师范唱。(前四乐句旋律流畅、优美。后三小节衬词和一小节重复句节奏明快、紧凑。体现了客家儿童爽朗、活泼的性格特征。)生。。。柔和、优美;活泼、欢快。师:同学们都听出来了,那老师来问,你们能唱出来吗?师钢伴问句,生跟琴唱答句。4.结合歌曲的学唱,认识反复跳跃记号。师:同学们和老师配合的真好!老师再给同学们猜个谜语。一对亲兄弟,两个站一起,左边瘦来右边胖,左边站着小冒号,如果他们一出现,就得从头跑一遍。打一音乐记号(ppt7:)生。。。反复记号(如果生猜不出来,师可以在板书画出反复记号)师:反复记号还有一种形式,它叫做反复跳跃记号,记在歌曲的结尾处。它的出现表示歌曲的演唱顺序发生了变化,我们来看一看。。。(ppt8:)生。。。(第一段结束的时候唱第一个小房子里的,第二段演唱时要跳过第一个小房子,直接唱第二个小房子的。)师:好的,这对亲兄弟可真调皮可爱,我们一起到他们的两间小房子做游戏吧!(ppt9:)生齐唱歌曲。师:我们去过他们的小房子做游戏,他们的小房子是一样的吗?分别怎么唱?(师分别范唱第一段和第二的最后一乐句。生跟唱)5.歌曲表演: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摇船调,现在我想问这首歌曲,你觉得怎么样分组表唱才好听有趣呢?生。。。小组、男女小组、领唱+齐唱、2人对唱等。律动。(根据时间安排生上台表演)四、创编与活动:1.谜底创编:师:同学们刚刚都表演的很好,现在又到了开动脑筋的时间,想一想根据歌曲中的提问你还有另外的答案吗?(提示:天上有什么圆圆的?河边有什么圆圆的?街上卖的什么圆圆的?我们看到什么是圆圆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