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特殊教育学校首届优质课比赛课题:《风筝》学科语文设计人莫丰华教学对象聋哑小班主讲人莫丰华课型集体课辅助一、教材介绍与分析本课选自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二年级第四册第12课。本课有五课时,这节课是第一课时。这节课主要是学习3个词语“蜈蚣风筝、老鹰风筝、蝙蝠风筝”,理解词义,会打读词语。教材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揭示3个生字新词的读音,巩固音节,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学情分析本班有学生6人,由于二年级聋生家长对聋生早期教育的认识程度参差不齐,学生入学时发音基础有很大差异:有的佩戴了助听器能简单发音、有的只能发a音,还有的发不出声。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我给他们分为四种类型。A类,头脑聪明、思维较活跃的黄钊,蓝光秀。B类,上课时自觉性偏差,往往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老师在后督促学习的蓝贝开和陆达。C类,认知能力低,反应较迟钝,学习上有一定的障碍,有点残余听力的蓝敏星和蓝坤。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会打读词语。(2)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学习使用词语。2.过程与方法:忻城县特殊教育学校首届优质课比赛(1)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实践,认识三种动物风筝。(2)在观察、游戏和操作的过程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等方式掌握所学词语并学会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户外活动。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词语卡片五、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会手语,会写,掌握口型。六、教学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并使用词语。七、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1、播放小动物放风筝的卡通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师:视频中的天气怎么样?生:晴天。师:视频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生:放风筝。师:这些风筝是不是很漂亮呢,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认识风筝。2、板书课题:12风筝(老师带领学生打读课题2遍)二、学习词语。(一)蜈蚣风筝1、多媒体出示蜈蚣图片。识记生词“蜈蚣”,学习其拼音和渲染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教师的讲述或演示,让学生在倾听和观察中感知学习内容,进行语言训练。把学习词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增强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忻城县特殊教育学校首届优质课比赛手语。板书:蜈蚣师:这是什么动物?生:蜈蚣。师:蜈蚣很危险,同学们还小不能自行去捉它,虽然蜈蚣很可怕,但是按照蜈蚣的模样做成的风筝却很可爱。2、多媒体出示蜈蚣风筝图片。(1)师板书词语“蜈蚣风筝”。讲解蜈蚣风筝指的是按蜈蚣的样子糊的风筝。板书:蜈蚣风筝。(2)指名学生拼读。(3)带领学生读词语。(4)指名读词,师正音。(二)老鹰风筝1、多媒体出示老鹰图片师:这是什么动物?生:老鹰。2、多媒体出示老鹰风筝图片。(1)自主认读师:这又是什么?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问题。生1:老鹰生2:老鹰风筝师:他们谁说的对了呢?(2)板书词语:老鹰风筝(3)带领学生读词(4)指名读词语,师正音。(三)蝙蝠风筝1、多媒体出示蝙蝠风筝图片师:这又是什么呢?生1:蝴蝶生2:风筝。师:是什么风筝呢?通过动物联想到风筝更易于学生手语的识记。忻城县特殊教育学校首届优质课比赛生:不知道。师:这是蝙蝠风筝。板书:蝙蝠风筝。(2)带领学生拼读词语。(3)指名读词,师正音。师:蝙蝠风筝是按照什么动物的模样做成的呢?师提示:老鹰风筝是按照老鹰的模样做成的,蜈蚣风筝是按照蜈蚣的模样做成的。生:蝙蝠风筝是按照蝙蝠的模样做成的。2、认识蝙蝠,板书:蝙蝠。(1)多媒体出示“蜻蜓”、“蝙蝠”和“蝴蝶”的图片。师:蝙蝠是什么样子的呢?老师这里有3种动物的图片,请同学们对比蝙蝠风筝的图片找出哪一张是蝙蝠图片。让学生思考后上讲台在多媒体中点出正确的图片。(2)带领学生拼读词语。(3)指名读词,师正音。三、巩固练习。1、拼读词语。(个别读、集体读、分小组读)师:这节课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下面请大家把今天所学的生字词大声的读出来。2、小组合作。游戏:找朋友。在分别有蜈蚣风筝、老鹰风筝和蝙蝠风筝图片的图板上,找出相应的词语和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