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豌豆具易于明显区分、稳定遗传的相对性状性状:生物表现出来可以观测到的特征。如茎的高度、种子的形状等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相对性状常用一对“反义词”来描述。如茎的“高-矮”、“粗-细”、果实的“大-小”,生长速度的“快-慢”等。图2卷舌1、有卷舌2、无卷舌图1耳垂的位置1、有耳垂2、无耳垂图7脸颊有无酒窝1、有酒窝2、无酒窝图5上眼脸有无褶皱1、双眼皮2、单眼皮兔子毛的长毛和灰毛兔子的长毛和狗的短毛狗的卷毛和长毛黄豆茎的高茎和矮茎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1、去雄2、套袋3、授粉4、套袋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杂交PF1正交反交杂交PF1疑问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呢?纯高纯矮自交杂交PF1F2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把在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把在F1中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概念孟德尔对豌豆的其它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其结果也与茎的高度相类似。如下表:性状显性隐性F2之比茎的高度高:787矮:2772·84:1种子形状圆:5474皱:18502·96:1子叶颜色黄:6022绿:20013·01:1花的位置叶腋:651顶端:2073·14:1种皮颜色灰:705白:2243·15:1豆荚形状饱满:882不饱满:2992·95:1幼果颜色绿:428黄:1522·82:1F2中出现的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比例分离?DdDdddddD矮茎DDF2DdDdF1高茎高茎D配子高茎高茎高茎dDdF1高茎DDddP矮茎高茎受精作用D配子DD:Dd:dd=性状比(显:隐)=3:11:2:1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Dd×Dd→DD×dd→Dd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高茎矮茎Dddd×测交配子DddDddd高茎矮茎1∶1测交后代①F1是杂合子,遗传因子是Dd;②证明了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③F1产生D和d两种类型比值相等的配子;分离定律(P7):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出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吗?在科学探究中,孟德尔用的是哪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你能总结出它的一般步骤吗?科学理论(假说-演绎法)产生的一般过程现象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假说(解释)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验证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理论四、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F1没出现隐性性状,而F2出现且显:隐=3:1提出假设,遗传因子…….测交实验验证得出理论自交:两个遗传因子相同的个体相交。植物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杂交:常指两个遗传因子不同的个体相交。测交:就是与隐性纯合子相交。主要用来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正交和反交:在杂交中,如果高茎豌豆作母本为正交,则高茎豌豆作父本时就为反交。交配类型回交:指杂种与双亲之一相交(其中杂种与隐性亲本回交即测交)3、下列四组交配中,能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的一组是A.AA×AaB.AA×aaC.Aa×AaD.Aa×aa4、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产生的F1进行自交,那么F2中的纯合子占F2中个体数的A.25%B.50%C.75%D.100%5、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隐性亲本与杂合子亲本相交,其子代个体中与双亲遗传因子组成都不相同的是A.0%B.25%C.50%D.75%P7技能训练设计实验程序1、你能判断出哪一种颜色的花是显性性状吗?哪个是隐性性状?2、怎样才能获得开紫花的纯种?请同学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显隐性判断选育自交P紫花×紫花↓F1紫花白花↓↓F2紫花白花淘汰↓↓.淘汰..直至不再出现白花为止总结•显隐性的判断•分离定律的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正推类型和反推类型《优化探究》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