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新授活动理解记忆歌词的改革创新摘要:唱歌是幼儿园进行的一种艺术活动,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以往在歌唱活动的组织中,教师教的意识强,完成作品的愿望迫切,很少关注对幼儿思维的启发。运用好的方法帮助幼儿熟悉旋律、掌握节奏,记忆歌词,发展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表现能力,使幼儿更加完整的表现歌曲,增强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对歌曲的理解,唱出更加动听的歌声,给幼儿美的享受,使幼儿体验歌曲带给他们的无限快乐。关键词:歌曲新受模式、图谱、创编歌词陈鹤琴先生指出:“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一首好的音乐可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歌唱活动就是幼儿易于接受、最自然、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表达、交流的一种方式。《指南》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唱歌是幼儿园进行的一种艺术活动,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教师在歌曲新授活动中常常出现困惑,怎样才能更好的使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呢?一、背景阐述幼儿园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都是3-6岁的幼儿,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观形象思维,这就导致在音乐教学中出现了“一节唱歌教学活动下来,孩子们歌词还记不住,更谈不上有表情、有感情的演唱了”。教师教的累、孩子学的烦。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我尝试创新歌曲活动中的记忆歌词方式。改变以往歌曲新授活动教学方法单一,僵化幼儿的思维。以往在歌唱活动的组织中,教师教的意识强,完成作品的愿望迫切,很少关注对幼儿思维的启发。教师较多的运用比较消极的方法让幼儿为教师的“教”而“学”。歌唱教学都是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机械地进行训练。而长期大量地运用“示范—模仿”法,幼儿的思维模式势必容易僵化,到最后,当老师想带幼儿进入探索期时,孩子仍会停留在原位,出现离开了老师的“教”就束手无策的现象。而《纲要》中所倡导的“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对幼儿来说更是遥不可及了。二、创新高效常态课的歌曲新授模式怎样才能上好幼儿歌曲新授活动呢?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五实”好课标准,即: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运用好的方法帮助幼儿熟悉旋律、掌握节奏,记忆歌词,发展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表现能力,使幼儿更加完整的表现歌曲,增强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对歌曲的理解,唱出更加动听的歌声,给幼儿美的享受,使幼儿体验歌曲带给他们的无限快乐。(一)运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在唱歌活动中,图谱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了解掌握歌曲的情感。图谱的运用可以使活动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果只靠语言来传递信息,则会给幼儿以单调和枯燥的感觉。有了图谱,活动内容的表述会更生动、形象。当你像变魔术一样拿出图片时,孩子们充满了兴奋和期待,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这是他们的特点。如:《橘子船》“七个隆咚锵咚锵,八个隆咚锵咚锵”幼儿不太好理解,教师可以给提供一些打击乐器敲响乐器,让幼儿体会“个隆咚锵咚锵”的声音,在出示图谱时用打击乐器的图片表示这两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谱,幼儿的注意力便能被充分吸引,学习兴趣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二)运用实物帮助幼儿直观感受歌曲内容,加深歌词记忆。幼儿歌曲节奏欢快,内容形象生动。为了帮助幼儿记忆,教师可以出示和歌曲有关的动物、物品的实物,加强幼儿的直观形象思维的记忆。幼儿非常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声音,描写动物的歌曲幼儿的兴趣度极高。如小班歌曲《走路》中描写了小兔子、小鸭、小乌龟和小猫四种小动物走路惟妙惟肖的样子,教师在新授歌曲时出示小兔子、小鸭、小乌龟和小猫四种小动物,孩子看起来真实、形象,模仿小动物的走路兴趣度会更高。(三)创编歌词发展幼儿思维有一些儿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