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生命生命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动弹、欲望、不屈、茁壮、听诊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下来,积累好词佳句。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第一课时一、交流格言,揭示课题1、师生交流: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生命的格言,现在让我们先来交流交流吧。(自由交流)听了刚才的交流,你对“生命”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老师也搜集了两段有关生命的格言,想同大家一切分享,你们愿意听听吗?(屏幕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师生齐读,能读懂吗?这段话究竟怎样理解,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到19课中去寻找答案。2、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读几遍就读几遍,达到目标为止。2、小组合作学习,抢读生字生词卡片,比一比谁认识的生字又快又多,请优胜者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轮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3、全班交流:请一个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识字成果,再请一个小组朗读课文,其他小组评议三、整体感知课文1、指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出示思考题:①、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②、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③、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2、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①、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②、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③、三点思考: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四、教师小结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第二课时一、温故导入1、朗读课文。2、自主品读:轻声吟读,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反复读。二、研读与赏析1、师: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2、学生讨论明确:飞蛾生之欲望——生命意义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价值心跳生命——珍视奋斗3、讨论加点词的作用: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④、“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