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辅导学困生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小组在编排时,一般都会把好、中、差三等,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帮助,互相促进,让差者有更多人关注和帮助,让优者在帮助他人时,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中,也促进自己对探讨内容理解更透,印象更深。小组合作学习本身就是对学困生或学习差生的一种强力关注,帮助和促进,从而也能让优者更优。下面我们探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更有效地辅导差生。1、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时机应精选:要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要认真的做准备。教师要思考:(1)什么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用了更好吗?(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控制?(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个人自学三种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4)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可以独立学习?教师心中要思考,要合理精选。我个人觉得,小组合作学习时机最好选在差者思而不得,优者悟而不透,让差生踮着脚,够得着,摸得到;让优生思考理解更深更透,印象更深更固;小组合作学习,探讨问题最好要选在画龙点睛,他乡遇知己,久雨逢甘霖时,要有久雨逢甘霖的迫切感,他乡遇知己的及时感,画龙点睛成功感,喜悦感。2、培养学困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学会倾听是合作的前提,学困生在这发面尤为重要。合作学习中的学困生的产生主要原因是没有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如何才能使学困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呢?教师应该明确告诉他要做到的要求:记住别人发言的内容,包括必须听清教师的问题,听懂小组的分工要求;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要让别人把话说完,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即使对他的发言有异意或听不明白,也要耐心地听别人说完;要积极思考别人的发言。这样才能跟得上小组讨论的节奏,弄清有关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3、鼓励学困生敢于表达;在合作学习中,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还必须学会表达。“说”是表达的一种形式,却不是唯一形式。学困生由于发言机会较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些时候往往心里明白就是说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行为表达能力,如当他们语言表达有困难时,可引导他们借助手势动作、肢体语言,图画等完成其中的表达过程。在交流汇报时,有意地多让学困生进行表达,而其他组员则作为补充发言,这样使学困生的表达能力不断进步。另一方面要培养学困生敢于表达的勇气。在合作交流中,总会遇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时,学困生往往会放弃自己的观点,没有信心和勇气与其他同学去进行辩论表达,从而随和别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让学困生树立信心,敢于表达,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求学生要尊重其他的组员和他的发言,特别是小组中的学困生及其发言,不嘲笑轻视他人的发言。其次是教师多关注他在小组中发言和表现,多找找他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树立信心,进而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4、维持平衡和谐,共同发展;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往往就不是一个平衡合理的关系,而是一个依赖的、主从的关系,即知识基础好、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就成了小组的主帅与中心。主帅可以当,可以主导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但不能包办了一切,代替了一切。而那些学困生不能只成了陪衬、附庸,甚至一言不发,即使发言,往往不是语无伦次就是不着边际,有时优生无耐心听取,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关注学习有困难、默默不语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与优生的帮助鼓励下,积极地在合作学习中表现自我,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让学生学会思考,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培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和谐关系。5、分工合作,细致到位,角色常换:小组讨论中有时学生存在着只顾自己发言,不关注其他学生讨论的现象;还有一些学生不参讨论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