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明天会更好》教案VIP免费

《明天会更好》教案_第1页
1/2
《明天会更好》教案_第2页
2/2
《明天会更好》教学目标:1、让同学们在各种励志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感受:爱------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2、在学习中,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教学内容:《明天会更好》。教学重点:1、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2、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励志故事导入:创设情景:1、展示五幅有关励志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在背景音乐的旋律中动情解说。2、师:这五幅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3、师小结,展示主题《明天会更好》。(二)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1、播放音乐《明天会更好》,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歌曲(1)歌曲分为几个部分。(2)体会歌曲的情感,跟随音乐律动。2、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罗大佑。3、看着歌谱,学生跟着轻声哼唱歌曲。4、合作分析表格: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明天会更好》。5、跟随伴奏练习,要求声音柔和、抒情,有感情地演唱。6、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法练唱。要求:(1)声音统一气息通畅。(2)节奏准确充满感情。(三)课堂小结:在《明天会更好》的音乐声中结束课堂。教学反思《明天会更好》这首歌曲是香港著名音乐人罗大佑写的,该歌曲为4/4拍,中间有一小节的拍子转换,(4/4拍—2/4拍—4/4拍)。这是一非常好听的流行歌曲,深受学生的喜欢。《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却发现,其实很多同学对简谱并没有了解,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但学生没有对该曲目起到兴趣,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也白白浪费掉。对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聆听,以听领先。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明天会更好》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